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大不如前,加上可能伴随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让部分老人心存顾虑,未接种新冠疫苗,这些都使他们成了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重症的高危人群。市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黄志雄指出,老人“阳”了,应根据实际情况,分类施策,科学治疗。
已确诊但无症状的老年感染者,可先观察,日常应规范通风、消毒、注意手部卫生等,同时还要进行起居、饮食、运动、情绪等管理,积极做好个人防护与隔离,避免家庭传播。
老年感染者出现发热、咳嗽、咽干等症状,但没有呼吸困难、胸闷的情况,通常属于轻型,此时应卧床休息、适当多饮水,同时注意加强饮食管理,保证充分的能量和营养摄入,但应避免油腻、辛辣的食物。同时应进行对症处理,如发热可以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片进行退烧。咳嗽、咳痰患者可使用清热止咳颗粒改善不适。对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感染者,应遵医嘱按时服用相关药物治疗基础疾病,避免出现其他并发症状。
部分老年人因自身抵抗力较差,或存在严重基础疾病,感染后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情况,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呼吸衰竭、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针对这类人群,应积极送医进行专业治疗。
黄志雄提醒,老人“阳”了,居家治疗,应特别注意三点:首先,应警惕“沉默性缺氧”。新冠病毒可导致肺部感染,从而降低血液中的氧含量。当氧含量降低时,患者可能感到疲倦、呼吸急促,而部分老年感染者容易出现“沉默性缺氧”,老人可能未感觉不适,家人也觉得他呼吸状态似乎还行,但血氧饱和度可能已显著降低。因此,建议家有老人应准备指夹式血氧仪,实时对老年感染者的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此外,还应注意监测老人的体温、心率等数据,当发现数据显著异常,尤其是血氧饱和度下降,应尽早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其次,控制退烧药的药量,老年感染者体温不超过38.5℃,建议先物理降温,即用温水擦拭额头、脖子、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同时多喝水。当体温超过38.5℃时,可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烧,但须注意老人使用退烧药一定要缓,建议先用小剂量,尽量缓慢降温,避免大量服药导致出汗过多而引发虚脱、低血压甚至休克;伴有心脑血管病史、糖尿病的老人服用药物尤其应注意,建议先线上咨询专科医生,避免由于药性叠加等导致基础疾病的波动。
第三,留意危险信号。家人应密切观察老年感染者各方面状态,出现以下危险信号时,应及时就医: 症状持续加重,如迟迟无法退烧、呼吸困难、精神状态明显不好等;有新的异常症状或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 出现明显嗜睡、交流障碍、进食困难、大小便失禁、尿量明显减少等症状。
“保健康”“防重症”是当前疫情防控重点。黄志雄强调,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受益远大于风险,建议尚未接种疫苗或未接种加强针的老年人,在没有接种疫苗绝对禁忌症的情况下,尽快接种疫苗,最大限度降低重症风险。 全媒体记者 戴立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