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记者昨日获悉,城厢区不断完善“河长制+法官”“河长制+检察官”等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驻区河长办法官工作室、生态合议庭及区检察院生态驿站等作用,多元保护生态环境。
今年以来,该区共移送涉河线索16个,制发检察建议书6份、磋商函10份,督促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履职。同时,围绕生态环境审判暨木兰溪全流域司法保护品牌创建,开展调研以及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座谈会、公益诉讼守护壶山兰水等活动,聚焦“一溪一库”生态司法保护,着力开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记者昨日获悉,城厢区不断完善“河长制+法官”“河长制+检察官”等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驻区河长办法官工作室、生态合议庭及区检察院生态驿站等作用,多元保护生态环境。
今年以来,该区共移送涉河线索16个,制发检察建议书6份、磋商函10份,督促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履职。同时,围绕生态环境审判暨木兰溪全流域司法保护品牌创建,开展调研以及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座谈会、公益诉讼守护壶山兰水等活动,聚焦“一溪一库”生态司法保护,着力开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