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限制性措施减少,感染人数短期内将会有所增加。昨日,市疾控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凌龙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冠流行高峰期,适当备药、减少流动、注意个人卫生很有必要。
“新冠感染者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流涕、肌肉疼痛、呕吐腹泻等。”凌龙美说,大多数感染者通过居家休息观察或简单服药都能战胜病毒,很快康复。
■日常需要准备什么?
凌龙美建议,市民要适当储备体温计、感冒药等医药物资,家有老人或有基础病的可购买一个指夹式脉搏血氧仪,并备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提前了解并记录各级医疗机构联系方式、地址等。
非必要不走访亲友、不去公共场所、不聚餐,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上班途中、工作期间、外出活动,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餐前、餐后、接触公共设施要洗手。用餐期间尽量错峰或打包单独就餐。
■用药有什么注意事项?
凌龙美说,目前没有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药品。家庭要准备感染后缓解相关症状的药品。比如,退烧止痛药可准备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镇咳祛痰药有右美沙芬、氨溴索、复方甘草合剂;缓解鼻塞、流涕药物有扑尔敏、氯雷他定;缓解咽痛咽干药物有西瓜霜、六神丸;中成药,包括连花清瘟胶囊等。还有一些含有多种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如泰诺,也可缓解多种症状。
用药时要注意退烧药不要与复方感冒药一起服,复方感冒药里含有退烧药。不要叠加使用多种感冒药,不得超剂量超频次使用。一般来说,体温达到38.5℃以上或伴有明显不适、影响休息时可用退烧药。使用时认真阅读说明书,比如对乙酰氨基酚,4—6小时吃一次。24小时不能超4次。布洛芬6—8小时吃一次,这两种退烧药不能同时服用,用多了会导致肝肾损害。
由于感染新冠病毒后重症多发生在老年人或有基础性疾病的人身上,对有心肺基础病的老年人,建议记录指脉氧饱和度,如果血氧饱和度降到93%要引起警惕,特别是降到90%以下,或发现呼吸困难、肢体活动或精神状态异常,要及时送医。
■康复后如何恢复体力?
感染新冠病毒以后7至10天,大部分人都会进入康复状态,可能核酸或抗原都转阴,但仍会遗留一些症状。凌龙美提醒,康复后不要大吃大喝,要保持清淡饮食,加强营养,摄入足够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保证体力恢复。生活、工作节奏要适当放慢,不要熬夜。可根据自身运动习惯选择适量运动,不超过平时运动量的三分之一,逐渐增量即可。 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