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警“撑腰” 为执法护航

——莆田公安多措并举推动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
湄洲日报 2023年01月12日

  过去一年,我市警务督察部门坚持将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融入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全局,当作从优待警的一项重要举措抓落实,健全完善维护民警执法权威的工作机制,为公安民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努力开创莆田警权维护工作新局面。

  在第三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莆田公安公布了5起侵犯公安民警人身安全及执法权威的典型案例。

  暴力袭警。2022年9月,灵川派出所民警带队处置警情时,遭到吕某反抗,致使民警轻微伤。涉嫌袭警罪犯罪嫌疑人吕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妨害公务。2022年1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三中队民警带队执法公务期间,余某态度恶劣、拒绝配合检查,试图强行离开现场,致辅警轻微伤。侵权人余某构成妨害公务罪已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阻碍执行职务。2022年11月,华亭派出所民警在城厢区华亭镇一饭店包厢处置警情时,杨某、邓某酒后拒不配合民警执法工作,并辱骂、言语挑衅民警。二人行为已构成阻碍执行职务,邓某被行政拘留6日并处罚款500元,杨某被处以罚款200元。

  醉酒袭警。2022年6月,黄石派出所民警处置醉酒闹事的警情过程中,刘某拒不配合,在约束醒酒期间刘某致民警轻微伤。侵权人刘某构成袭警罪已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

  澄清正名。2022年上半年,群众杨某先后多次通过莆田市12389平台反映西天尾派出所有案不受问题。市公安局警务督察支队多次深入派出所了解指导,经派出所多次组织调解,成功化解群众经济纠纷。根据《福建省公安机关不实投诉、举报澄清证明暂行办法》,市公安局维权委向西天尾派出所出具《不实投诉、举报澄清证明通知书》,对群众杨某的不属实投诉予以澄清。

  我市公安机关始终对侵犯民辅警合法权益违法犯罪行为保持“零容忍”,充分发挥与检法机关联动协作机制效能,依法严惩袭警辱警行为,坚持快捕、快诉、快判,坚决维护法律尊严和执法权威。

  市公安局警务督察支队明确“牵头抓总”职能任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研究制定《莆田市公安机关进一步贯彻落实<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规定>实施方案》,逐步建立健全专职运作、打击查处、落实抚慰、教育警示、智慧维权“五位一体”的维权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了现场处置协调联动、案件督办、医疗救治、法律顾问、公检法联动、心理干预、容错纠错的维权“七项机制”,全力补齐工作短板,确保各项维权工作落实到位。

  2022年,全市公安机关维权部门共协调督办侵犯民警执法权威案件和受理调查民警申请申诉59起,共为53名民警和37名辅警维护合法权益。对侵害民辅警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5人,处以治安管理处罚27人,对1起民警维权开展核查,认定适用容错纠错措施。

  我市积极推动市、县(区)两级公安机关依托省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定向基金设立维权专项慰问经费,增聘12名维权法律顾问,协调卫健和医保部门,增加4家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定点医院,组建1支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组,认真做好民辅警受侵害后的救治、抚慰、心理干预和为受到恶意投诉炒作、诬告陷害的民警(单位)澄清正名等工作,最大限度减轻对民辅警的身心伤害。

  去年以来,市公安局共慰问受侵害民警18人、辅警14人,及时传递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进一步激发了民辅警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的举措,暖心的关怀,显著的成效,让全市广大公安民警切实感受到了市公安局党委暖警励警的温度与力度。”谈起市公安局维护民警执法权威的各项措施,基层民警赞誉有加。

  下一步,我市公安机关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守正创新、勇毅前行,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工作措施,继续全力维护和保障民警依法履职,让一线民警挺直腰杆干好工作,为民警“撑腰”、为执法护航。

  全媒体记者 郭文渊

  通讯员 孙卫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