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蔡蕊 通讯员 吴振凯)近日,市河长办组织工作人员发挥“人智联动”优势,采取“一图统揽、多屏流转、实时反馈”方式开展巡河工作。
在泗华溪、下厝河,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快速到达人力难以查看的河道狭窄地段,检查河道漂浮物与河岸保洁情况,随后利用市智慧河长综合管理平台对现场采集巡河数据标准化处理并比对分析。
据悉,市河长办坚持水环境“一图统揽”,联合第三方单位,设立专门工作区域,配置电子显示屏、无人机等工具,依托市智慧河长综合管理平台将全市467条河流、1200个排水口及上报问题清单纳入一张电子图,实现各类监测数据智慧管理、有效调度。
同时,坚持巡河数据“多屏流转”,将河湖问题以照片形式上传巡河APP,并下发工作群流转整改。市河长办坚持问题整改情况实时反馈,实行“几人包一片”团队作战模式,联合监管、分级整改,县区、乡镇在规定时间内对照问题交办单完成整改,及时反馈。据统计,去年巡查发现并整改涉河问题21万个,整改完成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