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更新和改造的资金,如何规范这笔资金的使用管理?
去年以来,在市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市城市管理局紧扣民生热点,通过与市纪委监委六室、驻市司法局纪检监察组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以数字赋能为抓手,围绕全链条监管,抓实抓细“规范缴存、智慧监管、优化服务”三大关键环节,提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规范化管理水平,全力托举群众的“安居梦”。
当前,我市在全省率先建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智慧监管平台,迄今有逾23亿元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纳入信息化监管。
靶向共治 唱好“归集曲”
“明明交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可资金账户查询显示余额为零,申用要另行缴费。”去年5月,驻市司法局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下沉一线监督时,接到仙游县兰溪国际小区的居民们反映。
经查,该小区业主购房时,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交给开发商代缴,但开发商未及时存入业主专户。为此,驻市司法局纪检监察组对市城市管理局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约谈,督促职能部门落实追缴职责。2个月后,61029.9元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悉数补缴到位。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存到自己的户头,很安心。”日前,面对回访的市纪委监委驻市司法局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兰溪国际小区居民陈女士高兴地说。
为推动市城市管理局做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规范化管理“后半篇文章”,市纪委监委六室、驻市司法局纪检监察组靠前帮助“理思路”“开方子”,确保工作有效推进。市城市管理局坚持问题导向,抽调业务骨干组建专班,建立周报告、旬调度、月会商工作制度,将资金收缴、使用、管理纳入闭环监管。与此同时,我市将首期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缴交情况列入房地产项目竣工联合验收检查内容,督促建设单位、业主按规定交存首期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把好在建项目交房前收缴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关口。市城市管理局会同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抽查在建在售房地产项目落实情况。
数字赋能 唱好“监管曲”
“把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实行智慧监管,融入‘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面对驻市司法局纪检监察组创新提出的“科技+制度”思路,市城市管理局全力组织开发建设,建成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智慧监管平台,打造高效监管的“智慧大脑”。在市数字城管中心,记者看到,大屏幕上清晰显示全市房屋数、楼栋数、专项维修资金收支等数据,还能实时查看物业信息、专项维修资金信息、风险预警信息、业务办理进度等信息。
聚焦业务全要素、全流程,通过政务外网和13条专线打通窗口、银行和部门间数据壁垒,对接共享住建部门项目备案信息、网签备案信息、房屋业务信息等数据。
开发“风险预警”功能模块,瞄准资金对账、交存、使用等环节,推动业务办理和资金流向“全链条”监管。通过业务办理数据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数据碰撞比对、与房屋办证业务数据碰撞比对等,梳理出应缴未交预警、应缴欠缴预警、资金对账预警等6大类51个在线风险点,有效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制定《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监管系统运行规程》,建立案卷抽查、问题抄告、定期通报和督促整改等5项机制,确保工作有规矩、监管无死角。建立“业务部门监管+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联动工作机制,推动业务办理过程、资金变化过程、监管履职过程全留痕。
提质增效 唱好“服务曲”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市城市管理局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作为发力点,优化服务措施,答好“民生答卷”。
该局进一步优化住宅专项物业维修资金拨付使用程序,取消“十万元以上大额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调拨审批须报主管部门党组会研究”的前置条件,让大额资金使用更为便捷高效。畅通紧急使用绿色通道,将紧急使用申请范围拓宽到外墙脱落、电梯、排污维修等情形,保障群众居住安全。明晰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收益构成和分配规则,在闽政通App、莆田惠民宝App上开放查询通道,确保增值收益分配公正、公平、公开……
明明白白交费、清清楚楚算账,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相继推出,群众满意度随之提升。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群众房屋的“养老金”。市城市管理局将加快推动《莆田市物业管理若干规定》立法,借助“全程网办”平台和智慧监管平台,让群众办事更便捷、资金监管更牢靠,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