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媛
春日暖阳,走进城郊大棚,拎起一只小竹筐,采撷草莓。
步入棚内,一股甜香扑鼻而来。采摘的游人乐在其中,好不热闹。一排排高架草莓井然有序,枝繁叶茂,整齐且均匀地长在白槽里。草莓饱满水润,或卧于绿叶里,或挂在藤蔓上,红似火,绿如玉,白胜雪。我小心翼翼地在枝叶间摘取草莓,欣喜于春天的收获。
蓦地,我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美女。她不摘草莓,忙着给另一排正在生长的草莓撒粉。听人说,她是大棚的主人,大家都叫她“莓”女,读过大学,也是村里的讲解员。我好奇,目光追随着她的身影走动。“莓”女一头浓黑的秀发束在脑后,红扑扑的脸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动作娴熟,一双沾满泥土的手,在草莓间上下飞舞。
考上大学,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是多少农村孩子的梦想?她却在学业有成后,返回家乡当农民。我忍不住走近她,问:“听说你是大学生?”她笑了,算是默认。“工作不好找?回家搞种植业了?”我忽然觉得有些唐突,可话说出口已收不回来。“不是,毕业后当教师,老公是这个村的,听说村里大面积种植的草莓卖不掉,就参与了村里的电商平台,开了快手和抖音,帮着乡亲们推销。我在大学学的是主持专业,所以直播效果还不错。于是干脆辞职,回村承包了5个棚,一边种草莓,一边开直播,自己算是创业,也能帮助村里人。”话毕,“莓”女抓一把肥料轻扬,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莓’女,我煮了母鸡汤。”一位老人提着保温桶走近,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鸡汤递给她。“说多少次了,您不要再送了!”“莓”女看着递到嘴边的汤,只好搓搓手,接了。“‘莓’女,今天我老头子钓到野鲫鱼了,我刚熬好!”循声望去,又一位老人。“张大妈,我在喝呢,您快拿回去自己喝吧!”“莓”女摆手。“不行,你喝了王大妈的,就得喝我的,不能偏心!”老人急火火地将汤递到“莓”女的唇边,一副不喝不走的架势。“莓”女无奈,喝了这杯,又喝那碗。随后叮嘱两位老人,千万不要再送了。
“你天天帮我们直播带货,把我们的草莓都卖了,还要忙自己的棚。我们过意不去,只能煮些汤给你补补。”两位老人收好东西,满意地走了。
“莓”女继续低头侍弄着草莓。我看到,她脸上除了汗水,还有一种幸福的情愫,一圈一圈地氤氲开来……
夕阳西下,我带着鲜美的草莓,结束了这次采摘。离开时,问导游“莓”女的抖音号。打开她的作品,只见手机屏上一个穿正装、扎丸子头、拿着话筒、精明干练的“莓”女,对着镜头侃侃而谈。这与我在大棚里看到的那个扎着围裙、手沾泥土、满脸汗水的“莓”女判若两人,却又是同样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