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评我市首个“国家绿色工业园区”,该园区着力推动绿色产业聚集、加快绿色循环经济发展——

逐绿而行 智慧低碳

湄洲日报 2023年03月30日

图为莆田高新区俯瞰。 陈琳 摄

  3月24日,工信部公布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评“国家绿色工业园区”,全省仅两家入选,这一国字号荣誉填补了莆田国家绿色工业园区空白。

  那么,莆田高新区逐绿而行的成功秘笈是什么?

  近年来,莆田高新区坚持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双提升。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园区、福建省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福建省绿色园区等。

  3月27日,总投资约8亿元、位于莆田高新区的莆田市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项目动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可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灯、内外饰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定制化厂房,形成10万台套的配套能力,能有效推动云度新能源汽车降本增效、产业延链补链和集聚集群发展。

  这是莆田高新区聚链强群,着力推动绿色产业聚集、加快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园区内培育构建了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及食品加工三条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形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HDT高效太阳能电池产业和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等三大绿色产业板块,绿色产业规模逐年提高,发展势头强劲。云度新能源汽车项目推进电动汽车整车、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创新,打造国内先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成为“电动福建”的关键一环;钜能电力高效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大于22%,标准光伏组件功率达到320瓦,比传统多晶硅光伏组件功率高约20%,填补了国内高效太阳能电池空白;百威雪津啤酒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及节水节能技术改造,每年可节水约30万吨,是全球啤酒行业低碳智慧示范工厂。目前园区内有28家企业通过省、市清洁生产审核,培育了1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1家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创新示范区核心基地、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云度新能源汽车获评“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百威雪津啤酒连续两次荣获国家级“水效领跑者”称号。

  在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的同时,莆田高新区积极引导企业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提升固体废物回收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产出率,引导企业充分回收利用余热、废气和可再生资源,推进低碳智慧园区建设。位于莆田高新区的食品产业园积极引进热电联产和渔光互补项目,其中热电联产项目可为啤酒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利用工业制造的废热发电,还可以利用发电后的废热再用于工业制造,实现能量最大化利用。

  园区还加快推进光伏发电项目,持续提高能源产出率和清洁能源使用比例。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是我市首个并入20千伏母线、接入220千伏电网的光伏项目,实现“自发自用”模式。截至3月28日已累计发电380万千瓦时,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505.8万千瓦时。据测算,该项目运行后每年可节省标煤消耗约460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9500吨。与华佳彩一样,百威雪津和华兴玻璃也已分别建成15兆瓦和14兆瓦太阳能屋顶光伏面板,致力打造世界级低碳智慧工厂。  林亦霞 林雪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