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林晓玲
连日来,城厢区科技局组织工作专班,深入企业宣传科技惠企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该区预算1500万元区本级财力优先支持企业研发。
科技创新就是生产力。4月1日,力奴鞋业有限公司生产线繁忙。今年,该公司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围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四新理念,攻克技术难点,从“制造”走向“质造”“智造”,年产能预计达1000万双。
“今年我们研发新产品,计划投资2000多万元进行新材料、新科技研发和设备的投资。”公司总工程师林金庭介绍。
莆田三利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布局新生产线为未来车载产品生产基地,目前车载染料系产品已小批量供货。公司研发部经理郭晓峰表示,今年将投入研发经费2000万元以上,研发储备车载偏光片产品,该产品是国内首创,将在今年认证通过后在莆田生产线生产。在此基础上,公司还加大国产化材料的导入,实现偏光片材料的本土化。
科技创新能“跳”多高、“跑”多远,研发是关键。研发投入事关城厢区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近年来,城厢区科技局聚焦经济目标、围绕产业布局、谋划创新格局、挖掘科技动能,不断加大科技普惠政策引导力度,充分发挥科技惠企财政对研发投入指标水平的提升引领作用,通过政策宣传、业务培训、现场指导等,用好用活科技财政政策,下大力气培优扶强,全面提高企业研发水平,实现产业提档升级,进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全力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坚决推进企业研发投入R&D纳统工作。今年市下达任务14.31亿元,目前全区已预纳统99家企业、纳统15.2亿元,同比预增长25%。
“公司已连续10年得到政府研发补贴,研发创新得到质的提升。”杰讯光电有限公司研发技术部负责人宋海峰表示,今年公司计划投资千万元,与中科院物构所合作,研究金属新材料在光纤上面的应用以及刻蚀加工工艺,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将实现量产。
城厢区科技局局长方碧娴介绍,对标杆龙头企业,区里给予的配套补助从原来的15%提高到30%,有助于企业在研发领域能够进一步拓展,从而使企业做大做强,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方碧娴表示,城厢区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加大企业研发投入,2022年兑现省研发分段补助经费37家计753.49万元。为培育企业创新动能,全区全面拉开“六园千亿”产业发展布局,同步开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全力加快大唐5G、三利谱、华源二期等重大项目推进进度,推动好项目好企业尽快投产。围绕鞋服、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新培育入库高新企业15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6家,科技型企业10家。
今年来,该区将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行动,瞄准传统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集中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组建4支服务队伍,精准服务企业;指导企业用好用足科技惠企政策,计划组织50-60家科技型企业申报2023年研发补助,继续加大区级财政支持力度,下大力气培优扶强;全力推进技术市场合同交易工作,力争促成技术合同交易认定5000万元以上,持续增强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确保研发投入强度继续保持全市领先。
此外,还将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积极辅导企业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全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培育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家,培育省级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1家,支持大众创业、科技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