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校园“平安伞”

——全市公安机关多举措扎实开展“护校安园”行动
湄洲日报 2023年04月06日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全力打造“平安文明校园”为目标,以“护校安园”行动为抓手,持续加强组织领导,优化机制措施,加快推进校园安防建设,强化校园周边巡逻防控,严打涉校违法犯罪,有力维护了全市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持续安全稳定。

  我市全力做好民警兼任法治副校长工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陈文荣兼任莆田学院法治专员,示范引领全市6个县区公安局领导班子、140多名公安机关领导和745名优秀民警兼任学校法治副校长,实现全市各中小学法治宣传安全教育课程全覆盖。

  ■强化法治教育 排查整治隐患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儿童成长心理特点和校园安全教育实际需求,结合开学季、安全教育日、禁毒日、交通安全日等重要节点,全市公安机关通过实地授课、专题讲座、视频警示、微信互动等多种形式,上好“校园安全法治教育课”,实现春季开学后全市各中小学法治宣传安全教育课程全覆盖。民警们协助学校积极开展反欺凌、反暴力、反拐卖、防性侵、防诈骗、防交通事故等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学生儿童法治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以“查问题、除隐患、保平安”为主题,全市公安机关每月对校园内部安全进行滚动式、常态化检查,联合市教育局等部门不定时专项抽查,重要节点提前一周对所有校园进行一次全方位、地毯式安全“体检”。今年以来,先后出动警力1500多人次、车辆630多台次,开展校园安全监督检查3200多个次,清查校园周边重点行业场所200多个次,排查整治校园及周边各类安全隐患80余处,及时堵塞安全漏洞。

  ■加密巡逻防控 严打涉校犯罪

  以“文明莆田”常态化创建活动为契机,全市公安机关优化整合警力资源,加密校园周边重点路段、时段巡逻密度和频次。依托空中无人机等,对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并严格落实上下学期间校园“护学岗”和高峰勤务,靠前指导校园健全完善先期应急处置流程和处突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同时,持续强化校园周边重点路段、区域交通整治,严查交通违法行为,完善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优化警示标志标识设置,合理设置隔离带和防冲撞设施,引导车辆和人员有序通行,确保师生出入绝对安全。

  我市公安机关还设立反校园欺凌110报警热线、未成年人案件“一站式”取证中心,组织编制《公安机关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法律服务手册》,与全市旅馆业100%签订《旅馆业接待未成年人承诺书》,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学生合法权益。同时,专门成立预防与惩治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专班,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全面分析当前全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形势、特点及防控对策,专门研究制定《全市公安机关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惩治实施方案》,并细化五个方面21项具体措施,在全市部署开展预防和惩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百日行动”,全力遏制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狠抓帮教管控 严抓安防建设

  我市公安机关滚动摸排校园周边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曾因涉校涉生违法犯罪被打击处理等重点人员,强化动态监管,严防漏管失控危害在校师生。靠前指导学校建立健全“班级安全员”队伍,逐校设立校园欺凌投诉信箱和举报电话,全面搜集掌握问题学生及闲散青少年底数、动态,及时发现可能侵害学生儿童的高危人员以及预警性、苗头性信息。每月滚动摸排、每年2次集中摸排有不良(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实行“一人一档”管理,落实“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严防误入歧途、违法犯罪。

  民警们积极参与校园安全管理,严格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要求》,指导学校持续推进安防系统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结合“平安校园”考评及“双随机”检查,对校园安防系统达标情况进行实地督导,与全市中小学幼儿园100%签订《安全防范工作责任清单》,实现校园“封闭化管理、专职保安员配备、护学岗设置、硬质防冲撞设施、一键报警和视频监控建设联网”等安防建设“5个100%”。

  校园安全,关系社会民生、千家万户。下一步,我市公安机关将持续推进“护校安园”工作,全力打造内外结合、整体防控、科技助力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为莘莘学子茁壮成长撑起校园“平安伞”。

  全媒体记者 郭文渊 通讯员 孙卫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