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对症下药” 化解邻里纠纷

湄洲日报 2023年04月12日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陈丽明 通讯员 傅玮珊)“漏水的事情困扰了我们近一年,没想到在法庭不到一个月就顺利解决了,谢谢你们!”邹某夫妻激动地向荔城区人民法院法官表示感谢。近日,在荔城区人民法院法官的见证下,作为邻居的原告、被告双方“面对面”握手言和,这场邻里纠纷终得以妥善化解。

  原告邹某与朱某夫妻俩住在被告卢某的楼下,两家是上下楼的邻居,因卢某家水管爆裂对邹某家室内造成严重的浸泡,邹某一家无法正常居住。双方尝试协商,但多次沟通中均因在损失赔偿问题上产生巨大分歧而无果,矛盾持续升级。无奈之下,邹某夫妇将邻居卢某诉至荔城区人民法院黄石人民法庭。

  受理案件后,法官多次走访双方当事人,了解到卢某之所以拒绝赔偿,是因为其并不住在涉案房屋,涉案房屋系出租房,案发时处于未出租状态,卢某认为自己不存在过错,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且邹某夫妻提出的赔偿金额与实际损失相差太大。邹某夫妻则认为卢某言辞过激,无法与其正常沟通协商。找到案件的症结后,经办法官找到卢某的子女,引导其对父亲卢某进行思想上的沟通。

  经过前期准备后,经办法官积极组织双方面对面调解,但双方见面后仍因情绪反应激烈而导致调解陷入僵局。面对如此情况,经办法官想到了“背靠背”的调解方式,分别将原告、被告安排到两个单独的房间,法官通过说民俗、摆事实、讲道理、释法理,耐心细致地劝解双方互相理解包容,珍惜邻里情谊,心平气和进行沟通交流。

  在法官多次“背靠背”的释法明理下,卢某明白了自己作为房屋所有人对房屋负有管理和注意义务,邹某夫妻也愿意退让一步,双方达成共识,自愿签订了调解协议。卢某当庭履行了调解协议,将损害赔偿款项一次性支付给邹某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