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等发出通知,表彰我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并给予奖补,我市城厢区华亭镇后塘村榜上有名。
近年来,该村依托生态资源优势,通过不断盘活自身资源,建设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基地项目,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出一条壮大村集体收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力促乡村振兴的绿色生态道路。
4月12日,记者在建设中的后塘村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基地看到,工人正对露营地进行绿化施工。
该村党支部书记许剑航介绍,后塘村北靠三紫山,紧邻我市最美的旅游路—天龟线,是观赏莆田24景之一的“龟洋积雾”必经之路;还有莆永高速公路贯穿境内,交通便捷。辖内林、果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果乡。
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旅游、生态等资源优势,后塘村建设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基地项目,该基地位于后塘村半山,建设天桂桂圆产业园和农业示范基地。其中,桂圆产业园核心区占地约20公顷,计划流转土地100公顷,建设桂圆基地和桂圆研究院;农业示范基地占地22公顷,建设采摘园、果优基地、露营基地和旅游路、休闲步道、休闲区、停车场等配套项目,同步推进木兰溪支流前黄溪上游约3公里河道治理工程,建设滨溪环山生态旅游新区。
后塘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庆芳介绍,该基地是集现代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采摘园果树栽植已基本完成,有枇杷、桂圆、柑桔等,一年四季都有水果上市。当前,“拥抱乡野”的露营旅游方式,已成为大众休闲娱乐新风向,该基地结合采摘游,建设的露营休闲区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连接天龟线的健身休闲步道已于当日开标。
此外,该基地的果优基地及停车场等配套项目已基本完成,力争7月至8月开门迎客,为国庆黄金周蓄势、预热。尤其是果优基地建成后,将实施高接换种、矮化改良等关键栽培技术,引进水南1号、翠香、松风本等晚熟、高附加值的桂圆品种,可实现8月—11月份均有鲜果上市。
“莆田桂圆享誉海内外,拥有优良基础。我们公司是市桂圆行业协会会长单位,致力于三产融合,以绿色经济带动乡村振兴。接下来将结合木兰溪流域产业经济发展,深化建设现代化桂圆产业园。”天桂(福建)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政锋说,将整合多方力量,推动桂圆产业从粗加工向深加工方向发展,不断完善桂圆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由市乡村振兴集团与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这家公司,携手省农业科学院、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天桂(莆田)桂圆产业研究院,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拓展产品研发方向,推进精深加工,更大限度发挥桂圆药食两用的价值。
许剑航说,作为龟山腹地,后塘村地理位置优越,生态资源丰富,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基地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发掘特色资源,促进农文旅产业发展,也将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让后塘村走出一条土地流转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目前,天桂桂圆产业园已流转土地约67公顷,实现年销售额近1000万元;农业示范基地已流转土地约16公顷。
他表示,下一步,该村将把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开发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丰富业态,吸引八方来客前来旅游消费,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赚到钱。 全媒体记者 戴立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