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鑫(八年级)
“学校每餐饭菜可口又热乎乎,我喜欢吃。”在学校二层食堂条形桌椅上,我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午饭,一边高兴地告诉妈妈。
今年14岁的我,就读于莆田第二十四中学,由于家乡距离学校路途遥远,我选择寄宿学校。或许是因为我第一次独自远行,妈妈在家记挂着我,学校开学不久,她便特地来校看望我。记得那一次,妈妈在食堂看到天花板上悬挂着一台台旋转的吊扇,厨房窗口摆放着一盘盘各式各样的菜,学生井然有序地排队打菜刷卡的情景……她那忧虑而不安的脸孔似乎缓和了不少。“这一盘饭菜一共多少元?”妈妈看到我大口大口地吃着饭菜,亲切地问道,“8块钱,其中政府每天补助4元,我只付4元。”“学校每个月把营养早餐补助100元充在餐卡里,使用很方便。”妈妈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跟我来到宿舍。在宿舍里,她看到铁床、水池、厕所、洗澡间、电扇、空调等设备齐全,环境卫生一点儿也不比家里差,妈妈仿佛有点吃惊。“真没有想到,宿舍条件这么好啊!”妈妈喃喃自语,这时我看到妈妈的脸面舒展了许多,露出微微的欣慰。
在学校宣传栏前,妈妈被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深深吸引了。她戴着眼镜,像学生一样认真细致地读着资助政策,“对农村义务教育公办寄宿制学校寄宿生、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寄宿制学校中建档立卡家庭和低保家庭寄午餐学生,按每生每学期500元标准进行营养餐补助。”“四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的寄宿生,按初中生每生每学期625元的标准补助生活费……”我不经意地发现,妈妈眼睛里似乎闪动着晶莹的泪花。“孩子,咱是建档立卡寄宿的学生,一个学期不但免交学杂费,还补助1125元,可真不少呀!”妈妈用那暖暖的手摸了摸我的头,欲言又止。
“党的政策,真是暖在我心里!”妈妈看了看我,语重心长地说,“儿子呀,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啊!”我点了点头,暗暗下定决心:“我长大以后,一定要考上大学,好好工作,感恩身边的人,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