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专业 多元互联 便捷高效

——全市法院探索打造涉侨司法维权“莆田模式”
湄洲日报 2023年04月26日

图为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运用线上系统审理相关案件。

  我市是省重点侨乡,全市约有150万海外侨胞。近年来,全市法院立足辖区涉侨纠纷特点,积极探索构建“集中专业、多元互联、便捷高效”的涉侨司法维权莆田模式,实现涉侨纠纷“一条龙”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揽子”在线解决,维护好侨胞、侨眷、侨属的合法权益。

  2022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涉侨案件332件,审结249件,审结率达75%,同比上升7个百分点;案件审理周期同比减少23天,切实做到提速增效。

  归口审理,打出涉侨审判“组合拳”

  全市法院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推行涉侨纠纷“三专”工作机制。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涉侨案件专业审判庭,指定涵江、城厢区人民法院作为全市集中管辖涉侨类案件一审法院。江口人民法庭设立全省首个“涉港澳台侨民事审判合议庭”。全市法院系统共建立7个涉侨专业审判团队,逐步探索建立“集中规范审理、多元纠纷化解、司法职能延伸”为载体的“四涉”审判模式。

  全市法院还联合政法委、公检司、妇联等部门,设立涉港澳台侨诉非联动中心,推进诉前调解、协助调解、委托调解、指导调解、确认人民调解协议“五类调解”,实现了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调”的深度转变。同时,加强与侨办等部门联动,组成专业法律咨询服务团队,为在莆侨胞开展法律咨询14场次,开通涉侨法律服务热线,帮助侨眷解决法律难题8个。

  同时,主动延伸司法职能,与公安、侨联等共同搭建“关爱华侨留守家庭服务站”平台,设立3个侨村留守儿童服务点及留守老人服务点,司法护航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多元联动,搭建涉侨维权“互联网”

  为全方位保障侨胞侨眷权益,全市法院设立市县两级法官工作室6个,建立辖区乡镇“涉侨维权联系点”46个,推动基层涉侨维权全覆盖。在新加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台港澳地区设立12个法律服务联系点,通过研究当地投资政策、法律法规等,为海外侨胞解决纠纷提供专业意见10次。

  为确保信息共享,侨办、侨联、涉侨审判庭、法官工作室、涉侨维权联系点等构建海内海外纵向贯通、立审调裁横向到边的涉侨维权“互联网”,实现从立案到审判的全流程实时、点对点信息通报。

  依托涉侨诉非联动中心,畅通诉讼服务渠道,提供从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到诉讼立案、在线解纷、法律咨询等10余项服务,为侨胞侨眷提供各类诉讼服务190余次,解答法律问题31个,打通司法服务侨胞侨属“最后一公里”。

  凝聚合力,实现涉侨解纷“加速度”

  线上线下多元共治,侨胞维权实现便捷化。全市法院精准对接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福建平台、莆田市大调解中心等平台,迅速开启云端服务模式,打造云立案、云送达、云调解、云庭审、云宣判、云确认等“六朵云”工作法,实现在家门口解决矛盾。依托“涉侨维权联系点”,有效解决域外当事人无法现场委托、陈述事实等难题。

  全市法院鼓励支持侨胞投资企业及社团组织等设立矛盾纠纷调解组织,新增各类调解组织6个。相关调解组织通过诉前调解涉侨纠纷94件,其中23件得到法院的效力确认。

  全媒体记者 林晓玲

  通讯员 林晶鸿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