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厝河沿线河畅岸绿。
泗华郊野公园建设扎实推进。
□全媒体记者 周凌瀚 通讯员 刘朝刚 陈贵长 文/图
4月23日,市、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联席会议在仙游县召开,围绕“加强河湖长制实施监督,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建设”主题进行研讨,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意见。此次会议是市八届人大常委会把“助推河湖长制实施”列入监督工作重点以来的一次阶段性经验总结交流。
2022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精准监督下,我市以木兰溪综合治理为抓手,全面强化河湖长制,不断创新河湖管护机制,全力推进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河湖面貌持续改善。
人大精准发力
时间回溯到2022年初,市八届人大常委会收到群众关于泗华溪水质问题的反馈,迅速回应关切,深入调查研究,监督推动有关部门快速高效完成泗华溪整治,还群众一溪碧水。
如何用好人大制度优势,保障全市河湖良好的生态水质?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实践,推出多项举措。
2022年8月,市人大常委会在当月的“人大代表活动日”中,以“助推河湖长制实施”为主题,在全市范围开展代表监督活动。同年10月,泗华溪巡河护河志愿者服务活动启动。今年2月,市人大常委会再次组织五级人大代表,开展“人大代表活动日”活动,围绕水环境治理等情况开展监督……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监督效能,搭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各界广泛参与的监督体系。第一时间成立监督实施河湖长制工作专班,由党组书记、主任苏永革担任组长,组织102名市人大代表,并同步配备多名县区、乡镇人大代表,分别担任全市77条市、县级河道及8个县级湖泊的监督员,做到每条河、每个湖至少有市、县、乡级人大代表各1名参与监督。工作专班紧盯河湖长制,善始善终,认真谋划,研究出台助推河湖长制工作方案,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细化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并明确河湖的水质目标。
同时,市人大常委会明确,担任监督员的各级人大代表,要做到市人大代表每月一次、县区人大代表每周一次、乡镇人大代表每周若干次巡河,监督相关河湖长工作推进、内河水质提升、河长办成员单位河湖管护工作落实等,成立巡河护河志愿者服务队伍,宣传并带动周边群众积极参与河湖相关治理、管护活动。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全市各级人大常委会纷纷行动,有力助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河、智慧河、幸福河。2022年,市级乡镇交接断面达标率为67.36%,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全年劣Ⅴ水质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
治理高效推进
4月25日下午,记者在下厝河陶源小区段看到,这里河水变得清澈,沿岸绿道时有市民漫步。
下厝河流经荔城区拱辰街道,周边居民区密集,沿岸绿意盎然。然而,此前,下厝河却因水质问题曾被周边群众所诟病。“如今下厝河的水质较此前有了明显改善,再也不用为了躲避臭味而匆忙路过。”家住祥荣荔树湾的市民张先生说道。
下厝河的治理,也倾注了人大力量。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下,荔城区按照“党委重视、人大督导、政府主导”模式,建立人大、部门、镇街、代表“四方会商”机制,将下厝河治理作为河道黑臭水体治理的示范段,由市、区人大常委会开展联动监督。苏永革多次带队深入一线调研。荔城区成立以区长为组长、分管副区长和区级河长为副组长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指定区住建局牵头,区水利、生态、执法等部门和拱辰街道各司其职、协同推进,从干塘清淤、溯源排查、问题整治、生态修复、定期补水五个方面开展专项治理。荔城区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工委全程跟踪督进、与代表联合察访,强化压力传导,督促区住建局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完成雨水管道溯源排查约3公里,发现雨污管道塌陷、破裂渗漏等问题17处,已推动修复14处,正在整改3处;区水利局推进下厝河清理沿线侵占补植,清理乱堆放生活垃圾约400平方米,在上下游进行围堰及抽水约8500立方米,清淤700米;荔城生态环境局排查督促沿街经营的5家洗车店、65家餐饮严格落实油水分离、沉淀后排等处理措施。
下一步,荔城区人大常委会将强化系统思维,保持一抓到底的韧劲,与市人大常委会联动监督,持续推动下厝河水质改善提升。
代表倾心履职
仙水溪贯穿仙游县榜头镇全境,是木兰溪的主要支流之一,其水质也关系着木兰溪干流的水质。“紫洋段水面有垃圾漂浮物,请尽快清理。”4月18日,仙游县人大代表、榜头镇赤荷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林义灿在定期巡河时发现问题,当即向镇河长办反馈。当天下午,这些漂浮的垃圾就被清理干净。
翻开林义灿的人大监督员巡河登记表,上面明晰列出他今年的巡河次数等情况。河道垃圾、占用河道种植蔬菜、水葫芦……每一个他反馈的河道问题,基本都在3天之内得到整改解决。“代表的反馈能够及时得到重视和解决,也让我的履职更有了积极性和荣誉感。”林义灿告诉记者,如今仙水溪水质基本稳定在Ⅱ类,每次巡河都犹如一次心情舒畅的溪边散步。
记者从仙游县人大常委会获悉,该县创新“问题清单”监督方式,找准20条镇级河道排污口、污染源分布情况,建立“一河湖一问题清单”档案,形成河湖长制工作问题整改的闭环管理,真正做到代表监督有实效,发现问题有回应,督促整改有落实。
而在城厢区龙桥街道,泗华溪上游,泗华郊野公园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这里已基本完成公园绿道的基础铺设,公园整体沿溪舒展,青石架设的孔里古桥正等待以全新的样貌亮相。古桥下溪水淙淙,清澈见底。
城厢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区范围内建立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巡河监督体系,组织150多名代表,重点对木兰溪、泗华溪、长岭溪、下磨溪等河道,开展巡河护河志愿者服务活动,切实把人大监督压力层层传导至基层末端。
在荔城区黄石镇华堤村,区人大代表谢金华统筹河道水环境治理和乡村振兴,一体推进生态休闲农业采摘园、美人湖水上乐园、梦香园农家乐三大集体产业项目建设,打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的助推下,我市河湖长制工作实现有名、有责、有能、有效。河湖长制工作再获全国表彰,首次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市,2022年度省对市河湖长制工作绩效考核全省第一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助推河湖长制入围全国2022基层治水十大水利经验候选名单,木兰溪创建示范河湖引领幸福河湖建设入选全国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