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天马 张颖 摄

□刘永辉
在莆田,以“天马”为名的山或者乡村不止一处,但要不是这场乡村民谣音乐节,我还不知道在“千年古邑”仙游县游洋镇,也藏着一座如此美丽的天马村。
当我乘坐开往天马村的大巴时,心里就想,这段行程估计少不了一番印象深刻的颠簸。然而,我们似乎只是穿越了几条隧道,便抵达目的地,全程不到1小时,一路上都没有想象中弯弯绕绕的山路。我原以为偏远的小山村,竟然“近”在咫尺。
天马村地处仙游县东北部,是莆炎高速游洋出口连接线与国省干道联二线仙游境内起点村,北通永泰县,东临涵江区与城厢区,距离莆田市区、仙游县城都仅50多公里。
正是得益于交通条件日益改善和乡村旅游不断发展,天马村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逐步揭开神秘的面纱,吸引省内外大批游客慕名前往游览。
随着对天马村的了解加深,我发现它简直就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宝藏村”。天马山自然生态区、石门峡谷、传统村落古厝群……小小的山村,却拥有不少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
一
初到天马村,就被成片的传统村落古厝群吸引。天马村分为外石门和内石门两个自然村,村内保留了数量较多、建筑完好的成片传统古厝群,属宅邸民居,历史风貌保存完整,2023年被列入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
其中,最典型的应该就是外石门何氏、陈氏古厝群。据统计,古厝群共有房间300间,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12000平方米,整体以长方形坐落在天马溪的环抱中。当地特意对古厝群及周围环境进行修缮提升,每一处微景观无不彰显着设计者的用心。一间间土木结构的古厝,就像一位位历经沧桑的老者,无声诉说着早已被尘封的历史。夜幕下,在灯光效果下,远远望去,古厝群唯美壮观似童话世界,古朴与现代实现了巧妙融合。
站在古厝群前,我觉得时间似乎放慢了脚步,或者倒流到了过去。微风轻轻吹拂,满是清新的乡野气息。这种感觉,让人仿佛回到心灵的“原乡”。
二
从陈氏古厝出发,沿着天马溪步行10多分钟,就看到“石门峡谷”四个醒目的红色大字。石门峡谷全长8.5公里,集峡谷、瀑布、奇石、田园等四大特色景观,有“小张家界”之称。行走其间,移步换景,别有一番惬意。
石门峡谷坡度平缓,潺潺的流水从上而下自由奔走,我们在山间相遇,打一声招呼,彼此亲切如故人。沿着步游道往上,不时看到各种形状的大小瀑布。这些瀑布落差不大,没有如万马奔腾骇人心神的巨大轰鸣声,反而给所有人亲近它的机会。走累了,可以在沿线观景平台、竹亭稍作休息。当然,沁人心脾的微风不会让你感受到一丝倦意的。望着眼前美景,我想若是在山涧煮茶,招待最好的朋友,那也是极为美好的。
令人意外的是,在峡谷深处的一条小路尽头,我们发现一片田园风光,有农人在耕作,还有好几只山羊在悠哉地吃着青草。几个小朋友见状,忍不住上前细致地观察山羊,而山羊也不怎么躲闪。这样的画面,似乎已经渐渐远离了我们,更远离了如今的孩子们。
三
天马村里有座天马山,天马山上有座天马寺。
天马山自然生态区面积为5.8平方公里,景观荟萃,交通便捷,森林覆盖率高达83%,名贵树种、药材众多,山峰树木苍劲翠绿,兼具“石奇、岩峭、洞妙”等特点。
天马山自然生态区也是当地引以为傲的景点之一。据传,天马山曾是明万历年间抗击倭寇据点,现留存有天马古寨等历史遗址。景区内的天马寺始建于南宋,寺殿古朴壮观。有些遗憾的是,由于行程紧凑,我才登上天马山的半山腰便折返,未能尽兴游览。
若有机会,我还会再来天马山的。
四
乡村风光美若画卷,人们却在不断向城市迁徙。每一次到访乡村,我隐隐约约都有一种忧虑。乡村,似乎渐行渐远,成为我们回不去的故乡。
值得欣慰的是,在天马村我看到了一种不一样的现象。当地政府正在挖掘山水资源优势,串点成线,发展乡村旅游。一批年轻人也选择在此创业,他们或成立短视频创作基地,或者开设文创工作室,或者办起了民宿……
今年“五一”,莆田市文联、游洋镇人民政府携手举办“山水天马”乡村民谣音乐节,其助力乡村振兴的美好初衷不言而喻。为期3天的音乐节,可以说点燃了文旅融合“热焰”,一时间让天马村爆火出圈。
天马村,是个山水兼得的好地方。我真心祝福她,以及每一个为她默默付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