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党群温馨家园

——涵西街道萝苜田筑牢基层为民服务主阵地
湄洲日报 2023年06月13日

  “叮铃铃……”每天下午放学,涵江区涵西中心小学学生们径直跑进萝苜田“党建+”邻里中心的“四点半课堂”,他们在这里吃饭、做作业、看书,遇到疑问时还有社区轮值党员志愿者帮忙指导讲解。附近居民纷纷点赞:“邻里中心帮我们解决了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问题,真是方便了我们这样的双职工家庭。”

  萝苜田“党建+”邻里中心位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内,由涵西街道楼下、延宁、青年、孝义4个社区联建。随着“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的持续推进,邻里中心不断创新服务形式,细化服务内容,一个开放、集约、共享的社区党群服务格局正逐步完善。

  拓展阵地功能 让服务更贴心

  以党建引领为主线,萝苜田“党建+”邻里中心健全“1+6+X”模式,建有一套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事有所办的基本保障体系,并拓展出符合社区实际和满足群众需求的其他X项功能,用心打造“15分钟服务圈”。

  萝苜田“党建+”邻里中心由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长者之家及“综治+”社区治理中心等主体组成,设有红色政治微生活馆、萝苜田历史文化微展厅等,同步设置了党员先锋岗,引导党员亮身份作表率。截至目前,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共提供下沉民生类高频事项427项,便民服务自助机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一站式服务”。长者之家引进专业养老机构“智宇孝老”团队,为社区老年人提供陪伴护理、文化娱乐、社会交流等高质量服务。“综治+”社区治理中心内网格员靠前服务,通过组织网格长、单元长定期走访,收集完善辖区各类数据,汇总民意,及时协调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辖区安定稳定。

  聚焦群众需求 让服务更精准

  “咚咚咚……”这天,长者之家腰鼓班的学员们在广镇楼前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汇演,个个神采飞扬(如图)。萝苜田“党建+”邻里中心结合社区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在长者之家创新举办腰鼓培训班,邀请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已吸引社区退休老人近百人,丰富了社区退休老人的晚年生活。

  这是萝苜田“党建+”邻里中心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让社区服务与群众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精准匹配的一个缩影。邻里中心推行“群众点单——中心派单——部门或运营机构或党员志愿者接单”机制,建立群众需求、部门资源、共建服务的“三张清单”,推动各领域资源共融、同向发力,让社区服务能力和居民幸福指数实现同步提升。

  聚焦群众需求,结合中华传统节日,邻里中心常态化开展义诊义剪、普法、消防知识宣传、乐器演奏、绘画教学、瑜伽锻炼等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融洽了邻里关系。利用周末及节假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平台,发动共建单位党员干部、志愿者队伍,开展文明劝导、环境整治等活动,扮靓老街区,助力文明城市、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联合区委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送学”上门等活动,满足社区党员的理论学习需求。

  突出开放融合 让服务更优质

  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是莆田海上贸易的重要遗存。萝苜田“党建+”邻里中心在街区活化利用上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开放融合,聚合新兴文创文旅软硬件资源,引进“山风雅集”画室、“花与田”共享茶室、“南有嘉鱼”摄影工作室等30余家文创业态,融入国画艺术、茶文化、街头艺人文化等要素,积聚人气、烟火气。

  布置场景、组织民俗表演、展示非遗技艺……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常有活动,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商贾聚集而居的烟火气息,在“古”与“今”、“新”与“旧”的碰撞中尽情体验“小上海”的魅力。来自北京的游客韩先生说:“这里整体氛围很好,希望这样的古街区能继续保存下来。”

  邻里中心还联合团区委、区委文明办等部门,发动“00后”新生代力量,举办大学生社区音乐节、涵城古街市集等特色活动。筹备“盛夏光影”摄影展、夜景灯光秀,不定期举办的街头艺人表演、汉服节、十音八乐演出、福游老街直播等活动,为老街注入新活力。

  通过科学优化布局、常态长效运营、多元协同联动,萝苜田“党建+”邻里中心有效凝聚起近邻党建工作合力,既保留了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地域特色,又建立了精准高效的党群服务体系,让邻里中心成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坚强组织阵地和有力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

  全媒体记者 蔡玲 通讯员 张晓君 沈惠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