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年前契约史料入藏档案馆

湄洲日报 2023年06月13日

  本报讯 近日,城厢区常太镇渡里村热心村民蔡凤狄、雷文柏无偿向城厢区档案馆捐赠一批清高宗乾隆五年(1740年)—1953年期间的契约等文书史料共131件,其中清代92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28件。

  据悉,这批史料是该区档案局、档案馆在实施“乡村记忆”档案项目建设过程中向村民征集档案资料时发现的。“这次村委会收集材料,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刚好家里一直收藏着这些私人契约、祖辈的学历证明等,我们就捐赠出来了,希望它们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捐赠者蔡凤狄说道。

  据了解,契约文书是研究民间社会、经济的一部典籍,是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此次村民捐赠的契约史料,主要以民间交易为主,内容涉及房屋田地租赁买卖的典契、找价契、交换契、断卖契等,年代涉及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等年间。其中年份最悠久的是乾隆五年的一份契约,距今已有280多年历史,难能可贵的是,它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

  “这些史料是我们祖祖辈辈、代代相传下来的,这次全部捐献出来,放在档案馆里保存,更科学规范,也不用担心遗失损毁,我们觉得很安全、很放心,为国家保存珍贵档案奉献力量,我们也特别开心!”捐赠者雷文柏的妻子陈三妹表示。

  档案馆是国家重要档案保管基地。该区档案馆负责人表示,此次入藏的这批契约资料非常珍贵,涵盖的年代较齐全,能较完整地反映清代至民国期间土地权属变更的历史进程,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和保存价值。档案馆目前已经为这批珍贵的契约史料拍摄了档案文献纪录片,之后将结合相关活动主题,以展板、视频传播等方式向市民朋友们进行部分展出。    

  (陈丽君 黄淑霞 林雪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