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警务效能  筑牢平安根基

——市公安局深化“两队一室”改革显成效
湄洲日报 2023年06月27日

图为社区民警向群众宣传反诈知识。

  “根据研判,居住在拱辰街道陶源小区的一位市民可能遭遇电信诈骗,请立即开展上门预警工作。”近日,拱辰派出所社区民警收到综合指挥室指令后,立刻展开核查,成功阻止群众受骗。

  这是我市公安机关深化“两队一室”(即综合指挥室、案件办理队和社区警务队)改革后,基层派出所日常工作的一幕。近年来,市公安局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工作导向,深化“两队一室”改革,推动派出所回归主责主业,实现警务实战效能新提升。

  目前,全市符合设置条件的42个派出所均建立综合指挥室。依托综合指挥室推进派出所“最强大脑”建设,构建起以警务云为基础、大数据为底座、警务中台为中枢,“一张图”为触角、安全体系为保障的智慧公安框架,建立起平时会商、战时联动,一点发起、多点响应的一体化作战机制。

  综合指挥室抓住“警情”和“案情”两个要点,强化公共安全隐患、民间矛盾纠纷、违法犯罪线索等搜集研判,对日常破案打击、治安管控等进行复盘,反查治安管理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形成“问题清单”“建议清单”等。运行以来,共解决整改问题2546个,推动补齐巡察盲区5489个。

  日前,凤凰山街道南园社区一群众拨打12345热线,反映其家门口因道路施工堆放了很多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影响日常生活。南园社区居委会干部、社区民警随即协调施工方和环卫等部门,清运杂物垃圾。

  社区警务队是“两队”中的第一队。我市社区民警占派出所总警力40%以上,社区民警80%的工作时间在社区,实现了“下社区”到“在社区”的转变。

  过去一年,市公安局分2批次,先后选派11名优秀后备干部到基层所队挂职,进一步夯实社区警务工作。同时,打造“1+N”警务工作“最小作战单元”模式,持续推动420余名社区民警进社区(村)“两委班子”,还配备警务助理1100多名,组建群防共治力量。积极探索“党格+警格+网格”管理模式,推动240余个警格和1万多个网格对接,打通公安“110指挥平台”与“12345平台”,确保网格单元能够第一时间支援警情处置。

  锻造利刃,高效办好每一起案件。不久前,涵江区梧塘镇发生一起小车内现金被盗案件,梧塘派出所“两队一室”共同发力,仅用18小时便抓获犯罪嫌疑人。

  市公安局始终坚持“处好每一个警情、办好每一起案件”,将一批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民警集中到案件办理队,专职负责接处警、“小案”侦破等工作,快速提取案件证据,开展搜查、追赃,实现以快制快、防治并举。

  严格落实派出所办案负面清单,由警种部门牵头组建案件攻坚队,专司案情复查及需较长时间经营的案件和重特大案件打击,实现警种部门和派出所的两级案件分流。持续健全完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应用,实现嫌疑人到案后的平均审查时长缩短8个小时。发挥派出所基层堡垒作用,主动对接重点项目、企业需求,畅通服务渠道,时刻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人民警察就在身边”。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三类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65.42%,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全媒体记者 吴琪娜 通讯员 孙卫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