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潮涌动的大街小巷,夜幕下闪烁的霓虹,体现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莆田城区的网红打卡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商铺鳞次栉比,摊位整齐排开,来往的人流、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和摊位上诱人食物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慕名而来的游客和本地的市民在这里相遇,描绘了浓郁的烟火气场景,这升腾的“古街经济”背后闪耀着一抹贴心金融服务的微光。
为扎实推进“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战略工程,莆田农商银行聚焦“党政所需、农村所缺、农民所盼、农商所能”,以“接地气”的金融服务,扎扎实实为商户、市民送上看得见、用得上的优惠和贴心服务,以实干担当助燃人间烟火气。日前,该行在古街举办“沐古风 赏非遗 品美食”主题直播活动,以主播探店形式,向市民、游客推荐古街的美食、服饰,并介绍该行“收款码”“码商贷”“助学贷”等产品优惠政策。直播时长1小时,累计观看人数1.8万人次,评论3600多条,点赞近3.8万次。
智慧收款“码”上交易
“现在用现金支付的顾客很少了,对我们商户来说,现金收得少,省去收银找零的麻烦,不再担心收到假钞,也不用跑银行存取款。尤其是装上了农商银行的这个‘收款码’,微信、支付宝、云闪付都能扫码支付,方便客户使用,也方便我们入账,无需提现。”某商户笑呵呵地说。对他来说,这个“收款码”帮他省了很多人工成本,是“移动的财务总监”。
移动支付,是新时代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莆田农商银行为古街商户统一配置聚合支付二维码牌和云播报音箱,建立微信收款提示和查账等功能。同时,强化科技赋能,在古街商户入驻前,已与修缮指挥部一起深入调研,通过“数字+金融”模式,在获取街区管理方需求后,搭建数据报表系统,支持街区管理方按行业类型、地段位置查询商圈商户交易情况,实现商户交易实时跟踪,以便更好地满足个体商户正常经营,持续提升信贷服务的线上化、移动化、数字化。截至目前,街区办理该行“收款码”的商户达130多户。
“能收能贷”助商好手
“我这小小的门店,都还没开始营业,也能贷到20万元的信用贷款,而且利率低、手续快,谢谢你们的帮忙。”“我们农商行这款‘码商贷’产品,就是为了解决商户的资金问题,帮助你们实现‘马上贷’。”商户沈先生和农商银行客户经理的一番对话,道出了“码商贷”产品惠商利商的利好。
沈先生在古街招商之初,相中一个商户门面,准备经营糖炒栗子,因前期装修、采购设备,已花完初始资金,未筹齐设备尾款,正焦虑惆怅中。该行客户经理在商户回访时得知情况后,立即向其推荐“码商贷”,不但审批速度快,而且还是免担保的纯信用贷款。据了解,为更好提升商户的金融服务需求,该行以“速度快、额度高、利率优”为出发点,为商户量身定制“码商贷”线上信贷产品,无需抵押和担保,为资信条件好的摊贩提供摊位租赁、原料采购等启动资金,解决其商户因金额小、频次高、时间急的资金需求。截至目前,该行已为60多户古街商户办理业务,授信金额1700余万元。
推动品牌升级焕新
有为农商,实干兴行。该行按照最新的标识体系全面更换门楣招牌、宣传物料等,此次直播活动中主播、商家穿戴的红马甲、鸭舌帽、围裙均以福建农信的新品牌Logo形象展现。为进一步打造与高质量发展相适配的企业文化,福建农信梳理了价值理念体系,提出了“福山,福海,福见农信”的品牌主张,明晰了“深耕八闽,厚植三农”的企业使命,坚定了“百年农信,百姓银行”的企业愿景,提升了“有为农信,实干兴社”的企业精神。这一系列内涵丰富、鼓舞人心的农信企业品牌文化,饱含着福建农信对“三农”的深厚情怀,体现了福建农信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和普惠金融事业的责任担当,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莆田农商行将系列朗朗上口的文化标语与日常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融入服务场景、工作环境的方方面面,让福建农信新形象根植进百姓心中。
“微信收款54元”“支付宝收款32元”......农商银行收款码小音箱传来声声播报,金融连着人间烟火,红马甲穿梭在街头巷尾,融情于实体经济发展,融意于百姓生活,莆田农商银行服务实体经的金融服务触角在不断延伸。随着“烟火”愈燃愈旺,“烟火气”中的金融需求也越来越发多元,该行将继续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不断探索“金融场景”赋能城市“烟火气”服务模式,积极落实各项金融政策,着力破解个体工商户融资难、融资贵、收款繁等问题,用心打造客户心中的“百姓银行”。
吴天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