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参加违规学科类培训

市教育局提醒家长理性选择暑期培训机构
湄洲日报 2023年07月12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吴双双)记者昨日获悉,暑假期间,市教育局发布《关于暑期校外培训致家长的一封信》,提醒家长和学生拒绝参加违规学科类培训,理性选择非学科类培训,持续巩固“双减”工作成果,切实减轻学生假期负担。

  据悉,我市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任何机构在法定节假日开展学科类培训均属于违规培训。所有培训机构或个人以“一对一”“上门服务”“众筹私教”“素质拓展”“研学旅行”“夏令营”“暑期托管”等任何形式开展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均属于违规培训。

  对于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家长和学生在选择时,要关注培训机构是否持有有效期内的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是否悬挂在培训场所显著位置。学生家长在缴纳培训费用前,要主动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校外培训服务合同。不要一次性缴纳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一次性缴费金额不要超过5000元。为孩子购买课程时,务必通过教育部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进行选课缴费,切勿把资金转入资金监管专户以外的任何账户(包括私人微信、支付宝等),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

  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家长或学生如发现校外培训机构有违反“双减”政策规定的培训行为,尤其对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从事或变相从事介绍、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的行为,要及时进行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