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天之下的草原巡防队。

▲“逐梦乡村 我们的舞台”农牧民文艺汇演活动。

▲三合村万亩稻田已经进入夏日最佳观赏期。
与山盟,与水盟,与兴安盟。
7月9日至11日,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近百家媒体的社长、总编和编辑记者代表近200人汇聚内蒙古兴安盟,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兴安岭上兴安盟”主题采访暨全国地市媒体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推进大会,探讨如何加快推进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分享地方党媒融合发展成功经验。大会结束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兴安岭上兴安盟”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围绕着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传统文化和特色文旅产业发展等主题,采访团在兴安盟当地进行了深入采访。
红色基因续荣光
“乌兰浩特”系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城市”,这里有着“草原延安”之称。主题采访首日,百家媒体采访团来到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走进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最早实践地、新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的诞生地。
1947年5月1日,大会宣告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史称“五一大会”。
“这里是我们内蒙古最神圣的地方——内蒙古自治政府诞生地……”随着讲解员的生动讲述,采访团步入了那段厚重的红色历史。
“边疆固若金汤,祖国繁荣富强!” “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建美好新中国。” “中华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课堂!” “蒙汉一家亲,大美兴安盟。”参观五一会址后,媒体“大咖”们纷纷在留言簿上写下感受。
采访团走进全国唯一一座全程反映和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内蒙古民族解放和民族区域自治历史进程的纪念性展馆——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跟随讲解员一起了解内蒙古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三合村地处洮儿河、归流河、阿木古郎河三条河流汇集地,因而得名。如同水流汇聚,生活在三合村的汉族、朝鲜族、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回族6个民族村民相亲相敬、团结友善,生动、鲜活地践行了一个暖意融融的“合”字。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盛夏时节,三合村万亩稻田已经进入夏日最佳观赏期。微风轻拂,稻田荡起层层涟漪,穿行其中,绿意触手可及。采访团饶有兴致地观看了兴安岭上兴安盟·红城石榴红——“逐梦乡村 我们的舞台”农牧民文艺汇演活动。悠扬的琴声、动人的歌声、欢快的舞步,台上农牧民共同演绎守望相助、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和谐乐章……
共享生态幸福果
沿着G302国道一路向北,驶入阿尔山市境内。车窗外,山峦逶迤、林海连绵,漫山遍野的桦树、松树笔直挺拔,给采访团留下了深刻印象。绿色是阿尔山的生态底色,绿水青山也是阿尔山最大的财富,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是阿尔山最大的优势,给各族群众带来了许多“绿色福利”。
2014年以来,阿尔山市累计实施天保工程725万亩、人工造林106万亩、植树造林22万亩、水土流失治理20万亩。目前,森林覆盖率达到81.2%,绿色植被覆盖率达到95%,生态产品总价值量达1229.33亿元。近几年,阿尔山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
各族群众守护的“绿水青山”,也已成为他们的“幸福靠山”。过去的10年里,阿尔山市全年接待游客量完成了从200万到峰值500余万人次的突破;旅游收入创造了由千万到30余亿元的发展奇迹;旅游从业人数实现了从原来的近1万人增加到1.4万人的长足进步,旅游产业推动了阿尔山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了各族人民群众在旅游业发展中增收致富、共享旅游发展红利,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不断提升。
民族团结一家亲
在乌兰毛都苏木玛拉沁乐园演艺厅内,采访团一行观看了由兴安盟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苏木基层干部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创作的团结大爱红色情景剧—《乌兰河畔的红树林》。
故事讲述了一个成长在内蒙古草原上的南方少年席海涛是如何融入草原、热爱草原,最后扎根在草原的故事,再现了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内蒙古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政府收养的3000余名孤儿分批次接到草原,用博大的胸怀接纳了3000余名嗷嗷待哺的小生命,展现出草原人民最质朴的善意和博大的胸怀,也把汉族孤儿对草原母亲的依赖、爱戴、感激与报恩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科右前旗乌兰毛都杭盖草原深处,一支骑兵队吸引了采访团的目光,这是科右前旗民兵骑兵连、守望草原巡防队刚从边境线上巡逻归来。这群不穿军装却甘守边防、不是战士却一心守边的护边员队伍,被誉为“流动的哨兵”“有生命的界碑”。苏道牧场内,骑兵连队员吴苏道、白萨仁夫妇早就做好迎接来自全国各地媒体朋友的准备,多年来,这对自愿为祖国巡边护边的蒙古族夫妇一直保持着对远方来客最浓烈的热情。
“巡防时牧民们需要啥我们就给带啥,牧民见到我们就像见到亲人一样。我们是牧民的后代、草原的孩子、党的子女。如今,越来越多的牧民主动成为守边、护边的一员,为祖国守边、护边是我们的义务和荣誉!”吴苏道夫妇真诚的话语让采访团十分动容。
近年来,兴安盟在连续两次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的基础上,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工作作为抓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的重要载体,兴安盟上下一心提出并创建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的决心和实际行动让采访团啧啧称赞。
本版文图:全媒体记者 黄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