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永福) 车辆未安装ETC的驾驶员上高速公路前,在收费站取卡时,若不留神,停得较远,够不着发卡机,驾驶人往往要摘掉安全带,甚至探出身子取卡,不仅尴尬,更影响车辆通行效率。如今,这样的问题在埭头高速收费站迎刃而解了。一停车,省内首创机器人的机械臂就直接将通行卡送到驾驶人车窗外,驾驶人舒服地坐在座位上,轻松取卡。
“车往前开取卡,请按绿色取卡键取卡,谢谢合作!”7月17日上午,记者驾车来到该收费站,在发卡车道前,根据机器人语音提示,刚将车停下,这台机器人就轻舒机械臂,将卡送到车窗外,记者不摘安全带,伸手取卡,全过程仅几秒钟。
福建高速集团莆田分公司机电维护站站长陈珍泉介绍,这台发卡机器人,通过云大数据、AI等新型技术手段融合应用,雷达功能自动识别车辆距离,激光自动感应驾驶员位置,调节机械臂出卡口高度, 让每位驾驶人享受“卡在眼前,随手可取”的服务。
他说,这套基于AI识别的智能发卡系统,是在全省高速公路率先使用,相比人工发卡及旧发卡机,单车通行速率提高将近1倍,提升了高速公路司乘用户的通行体验,有力拓展了智慧高速的应用场景。莆田高速福建省劳模工作室将以埭头高速收费站为试点,在我市所有高速收费站全面推广智能发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