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53岁的妇女挺着大肚子来到莆田市第一医院妇科门诊。她近3年腹部渐渐增大,自以为是吃胖了,没有在意,未诊治。2个多月前,开始出现下腹胀,2周前转为全腹胀闷不适,腹部隆起加剧,只能进流质饮食,体重下降约8公斤,呼吸困难、气促。
经查体,腹部触及一巨大肿物,上界达剑突,下界入盆腔,左下腹可触及一类似胎头圆形,质硬,无触痛。近1年来月经稀发,末次月经时间不详。腹部如此巨大,难道患者真的怀了双胞胎?经全腹部CT检查,提示腹盆腔巨大占位。
患者入院后查体温高达39.8℃,经积极治疗仍高热,且各项检查提示多脏器功能损害。该院副院长陈仙黔、主任医师刘季馨紧急组织会诊,诊断为“腹盆腔巨大肿物伴感染”等。给予抗感染、输血等支持治疗后,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经充分沟通,妇科陈沂主任医师、林美琼主任医师带领的医疗团队实施手术,术中探查腹盆腔内一巨大肿物(30×20×30厘米),囊实性,张力大,肿物根部实,起自子宫后壁下段,沿后腹膜上延,部分与腹壁、大网膜粘连。在主刀、麻醉师等通力协作下,穿刺瘤腔吸出黏稠脓血性液体8000毫升,在充分分离、止血后,成功切除了肿物(重量仍有5公斤),手术顺利完成。肿物内有脓血及暗褐色渣样坏死组织。术后病理提示,子宫平滑肌瘤伴玻璃样变性,局灶伴坏死。脓液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拆除了“巨大肿物”,患者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再发热,呼吸也顺畅了,在医护细心诊治及家属精心照顾下,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顺利出院。
陈仙黔表示,该病例罕见,她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近40年,尚未见过变性坏死、感染形成如此巨大脓肿的子宫肌瘤。查了国内相关文献,近20年来仅有一例个案报道。该患者当时病情危急,已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妇科医师团队反应及时,迎难而上,当机立断,切除病灶,去除感染源,扭转病情、化险为夷,避免发生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市医
生活贴士
重视妇科定期体检
盆腔包块指位于盆腔的肿块,主要来自子宫、卵巢、输卵管,或由其他组织器官转移而来。妇科临床上常见的盆腔包块为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
子宫肌瘤可无任何症状,常由体检发现或出现月经紊乱、瘤体巨大压迫膀胱、直肠出现症状而就诊。比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不净、平卧时触及下腹部肿块、尿频、排尿不畅、便秘等。而卵巢肿瘤从性质上主要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早期症状不明显或没有症状,患者常常因体检发现而就诊。当肿块体积明显增大出现压迫症状或恶性肿瘤有局部种植播散、远处转移时,会出现相应临床症状,比如腹部胀痛、腹胀、尿频、便秘、腹水等,此时相对属于临床晚期。
市第一医院妇科团队提醒女性重视妇科的常规定期体检,比如妇科普检、妇科彩超等。主动增强体检意识,关爱自身健康,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