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出台十六条措施

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

湄洲日报 2023年07月20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 实习生 李旖芩)记者昨日获悉,市财政局在开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中,制定《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财政工作方案》,从6个方面共十六条措施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预算项目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载体。《方案》从加强预算项目审核入手,对项目名称命名规则、项目类别划分标准等进行详细说明,明确财政对预算项目的审核标准,同时规定在每年6月30日前启动下一年度的部门预算编审工作,确保财政预算审核工作高质量完成,进一步推动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

  针对事前绩效评估工作开展不够扎实等问题,《方案》明确财政部门在事前绩效评估审核工作中要以项目立项的必要性、经济性、合理性、有效性、合规性等为重点审核内容,强化事前绩效评估结果应用,对评估结果不支持或未按规定开展事前绩效评估的项目,财政一律不予支持立项、不予纳入预算项目库、不予列入财政预算,守好财政支出第一关。

  绩效目标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基础。《方案》要求,及时调整完善绩效指标库,确定财政绩效目标审核以“谁审核预算、谁审核目标”为原则,强调预算业务管理科室是财政审核绩效目标的责任主体。明确绩效目标审核要点,加强绩效目标约束力。将绩效目标设置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对绩效目标不明确、指标不完整、标准不合理的项目不得安排预算,对目标相同或相近的项目要求先整合再安排预算,有效发挥绩效目标对部门预算约束作用。

  绩效监控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确保预算实现绩效目标、落实部门和单位绩效管理主体责任的重要手段。《方案》进一步完善预算执行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双监控”机制,要求财政业务科室结合批复的预算和绩效目标加大对国库集中支付审核力度,建立重大政策和项目绩效专项跟踪机制,对监控发现的问题要求及时督促部门和单位采取纠偏措施,对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或绩效目标预计无法实现的项目,要求按程序调减预算,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为进一步提高绩效评价工作质量,《方案》对财政部门的绩效评价复核工作作出了细致的规定,要求财政复核要重点项目全覆盖、一般性项目随机抽查比例不低于10%,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预算、督促部门完善政策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对评价等级为中、差的,督促部门完善政策、改进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削减或取消预算安排,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方案》还规定,财政内部科室间既分工明确又互相配合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责任体系,构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科长亲自抓、业务经办具体抓的“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压紧压实责任链条,财政部门全员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形成工作合力,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做深做实。

  下一步,市财政局将组织县区财政局和局属各科室按照《方案》要求组织开展各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动我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