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祖蓉
那年去美国旅游,因阳光烈照伤害引起涕泪不止。回国后,我即去专科医院就诊,配了一堆眼药回家,又复诊了几次,症状依旧。
经人介绍,我慕名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就诊,挂上莆籍眼科主任柯碧莲号。柯医生仔细用仪器观察后,诊断确系角膜上皮脱落,配了眼药水、眼药膏各2支。所不同的是,她在我的病历卡上画了草图,一个圆圈内满是小点点,诊断后又让我去做了眼睑腺疏通小手术。复诊时,她用仪器检查后,对照我病历卡上的草图,一边告知病灶正在吸收,一边画上第二幅草图,继续用药加眼睑腺疏通手术。如此往复3个月,症状居然消失了。柯碧莲告知我,治疗可以告一段落了,但角膜上皮脱落是一种老年病,会有反复,并详细叮嘱注意事项。此后,症状虽有小的反复却无大碍,我便没有再去复诊,但心里一直念念不忘这位光明天使。
今年5月14日,在上海召开的《莆田记忆》系列丛书暨《莆阳风骨》新书研讨会上,我与她重逢。会后,我激动地迎上去握住她的手说:“柯医生,您治好了我的眼病,一直忘不了您。”于我,她已经没印象了。于我的唐突,却并未见怪。她微笑地说,有一次她带着儿子出去旅游,正在海边玩,一位戴着墨镜的先生大声呼叫着向她跑来,并对尾随其来的妻子说“柯医生是我的救命恩人!”
原来,这位先生曾患“单眼结膜炎”,已在几个医院求医问诊,3个月来毫无进展,辗转找到了柯碧莲。接诊后,柯医生觉得“单眼结膜炎”却无分泌物,对先前的诊断结论感到可疑。经仪器检查,发现这只眼睛有一支血管扩张得厉害,初步判断为脑海绵窦动静脉畸形,建议患者抓紧做头颅血管造影检查,果不出她所料。由于患者检查诊断及时,在最佳时间内得到治疗。这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发现率仅5%,而通过眼科查诊到的几乎没有先例。对这个病例的准确判断,已经超出了眼科的范畴,这得益于她对眼科专业以外的多领域攻读。
柯碧莲并非圣人,却常能手到病除。她何以卓尔不群?原来,自从业起,她始终尊崇“大医精诚”之道,曾以《大医之精与诚》为题给医学博士生作报告,在对病例判断中,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线索,抓住每一个细节。
有个患者得了弥漫性角膜炎,几近失明。柯碧莲详细了解之前的治疗与用药情况,初步判断为药物伤害所致,果断让其停药。3天后,排查到了因辅助治疗不当引起眼表毒素的原因。先用激素消炎,再行新鲜胎盘羊膜覆盖手术。数周后,患者的视力恢复到了1.0/0.8,其喜出望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大医精诚”是她内心强大的动力,也是她对职业的解读——坚守纯粹的医疗。
医学博大精深,永无止境。柯碧莲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近年来又攻读西学中的系统课程,将各学科知识兼收并蓄、融会贯通,践行自己的行医宗旨。由此,她与病人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
柯碧莲是西天尾镇人,上小学时,学期将半,手上的课本被“掐头去尾”只剩下了中间部分,但她的考试成绩居然名列前茅,在当地有神童美誉。1989年,年仅16岁的她中学毕业,从莆田一中考上了上海医科大学,选读了眼科专业。7年攻读,获得硕士学位,工作2年后又攻读博士学位,而立之年即为硕士生导师,不惑之年成为学校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如今到了知天命之年,已带教了20多个研究生,很多学生在学科领域有贡献成为骨干力量。她的记忆力超人,除了天赋,更多的是来自她对眼科专业的热情专一,矢志不渝。
虽在上海工作,但柯碧莲始终不忘家乡。今年4月5日,她在百忙中欣然受邀参加“莆田市第一医院名医工作站”义诊,赴西天尾镇东星社区开展“文明和谐行、健康进社区”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咨询和诊疗服务,并建立师带徒模式,为家乡留下宝贵的眼科诊疗技术和经验。
她的强项是治疗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她看到上海青少年高度近视的发病率达到20%(国际近视发病率为13%),警觉到对近视的防比治更重要。除了临床诊治,她腾出时间精力研究预防近视,结合多年治疗近视的临床经验,撰写科普读物《聊聊近视的那些事》;又进阶人眼视觉与计算机视觉的交叉比较研究,著述《看·见》。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柯碧莲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患者带来了光明与幸福,是一个令人念念不忘的光明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