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英
如何让生活中有趣的人和事多一些,让无趣的人和事少一些,甚至让生气的人事完全消失?这是我们一生的修炼。
我认为,一方面,用躲。另一方面,用找。
惹不起躲得起。一次相处,有时你就能下判断。无聊的人可能要浪费你一些时间,听其言,观其行,全是些陈芝麻烂谷子,全是些装模作样忸怩作态。下次再约,对不起,没空,或者再遇,一定找个理由急匆匆地擦肩而过,不敢再让耳朵多受一次折磨。
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改变自己已经很难了,改变别人比改变自己难得多。但总有一些人“不信邪”,偏要迎难而上,结果无非是让无趣的人、无聊的人、无道德底线的人拖垮、消耗。走在路上,雨突然来了,怎么办?要躲,躲到就近的屋檐下、亭子里;残酷的战场上,子弹来了,更得躲,趴下,就地打几个滚,怎么快怎么来。这不是消极,更不是怯懦,而是策略。
接下来就是寻找。有趣的人都有有趣的灵魂,他们很忙的。爱旅行的长年不在家,爱摄影的一大早就出门了,爱逗闷子、苦中作乐的人,早被周围的朋友预约排队到下个月了,你不能在家里坐等。干脆,你也养花,你也学画,你也收藏石头,研究一下经典老电影为什么百看不厌?或者你也学会自嘲了,摈弃身上那些厚胭脂一样的虚荣,那么你也就有趣了。有趣的人、有趣的事会反过来找你。
哦,原来是这样。你想和什么样的人相处?你想被什么样的美事撞个满怀?你不妨变被动为主动,试着去做那样的人,试着去做那样的事,这便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寻找。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烦恼三千丝,在庸常的日子里,有很多不如意你躲都躲不过。所以,躲和找务必要同时进行,躲能躲过的,找能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