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许晓玲 温露露 文/图)立秋过后,作为莆田四大名果之一的龙眼逐渐成熟,一团团、一簇簇,缀满枝头。在市区,有一棵数百年历史的龙眼树,在沉寂近20年后,今秋重新焕发活力,结出累累硕果(如图)。
这棵龙眼树位于城厢区龙桥街道兴安社区的宝树庵中,树干粗壮遒劲,向四周延伸,形成伞状,枝繁叶茂,一串串沉甸甸的龙眼掩映其中。这棵龙眼树树龄588年,是我市已发现同种果树中树龄最大的一棵,为国家一级保护古树名木,现树高9.8米,“胸围”3.36米。
宝树庵当家释唯禅介绍,2005年左右,受树木老化、白蚁等病虫害的影响,这棵龙眼树部分树枝中空、枯死,枝叶稀疏,龙眼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很大影响。
为保障古树健康,庵里两次根治白蚁病害,每年在龙眼树开花前一个月雇人给它剪枝,不让其结果,并修剪掉多余的枯死枝干,保证养分维持果树生长。经过近20年的精心养护,龙眼古树以顽强的生命力重新发芽抽枝,焕发生机。今年,古树长势良好。
释唯禅告诉记者,这棵龙眼树以前长得高大茂盛,大家时常会围坐在树下乘凉聊天、玩耍。它既是附近居民的童年记忆,也见证了当地的变迁。宝树庵里有“宝树”,自己也将继续用心养护龙眼树,将它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