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银龄教师”老有所为

湄洲日报 2023年09月21日

  近日,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全方位推动退休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教育工作。未来三年左右,全国12万名“银龄教师”将参与线上线下支教,在推动建设教育强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中发挥明显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的基础保障。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银龄教师”经验丰富,往往具备很高的教学水平和人生阅历,一些“银龄教师”身体健康,完全能够继续从事教学,是一笔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财富。

  近些年,随着生育政策调整,不少学校生源大涨,出现教师紧缺的情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充分发挥“银龄教师”的作用,既可以发挥老教师的专长,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又能够解决学校师资紧缺的燃眉之急,是大有裨益的“双赢”。

  如何立足教育实际需求,让“夕阳”更好照耀“朝阳”?这就需要健全“银龄教师”服务各级各类教育的机制和保障。如着重在生活便利、医疗便捷、工作适应、薪酬科学上提升岗位吸引力,细化他们重返岗位的工作方案,真正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银龄教师发展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身体条件限制,一些“银龄教师”在参与学生课外活动等方面存在困难。随着“互联网+教育”改革实践的深入,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何提升服务能力,发挥长处,避开短处,形成有效合力,也是相关部门应该着重解决的实际问题。林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