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平正义看得见

——涵江区人民检察院发挥公开听证作用化解信访矛盾
湄洲日报 2023年10月23日

涵江区人民检察院举行听证会。

  部分渔民在军用航道区域内设置养殖区,放置渔排、渔网及浮漂等渔具,逐步挤占海上训练空间,也影响军舰通行安全。涵江区人民检察院收到解放军福州军事检察院移送的案件线索后,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程序并召开军用航道整治公益诉讼磋商会,向相关职能部门送达磋商函,督促共同规范整治辖区内渔业作业,并加强国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辖区群众国防意识。

  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迅速联动,成立清障执法小组,通过入户走访、发布限期自行整改公告等方式,动员养殖户主动拆除违法养殖渔网渔具,清理整治被非法养殖侵占航道28海里、碍航渔网35张,漂浮泡沫及碍航渔具63个,恢复军用航道畅通。

  随后,检察机关针对占用军用航道问题召开公开听证会,介绍这起占用军用航道案的办理情况。听证员一致认为,相关职能部门能积极履行监管职责,取得了良好整改成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今年以来,涵江区人民检察院全面开展公开听证,充分发挥公开听证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治理、落实司法为民的重要作用,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避免司法程序“空转”,防止信访矛盾上行。严格落实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工作要求,属于必须由院领导包案的刑事申诉案件和立案监督案件包案率为100%。落实领导大接访常态化工作机制,通过现场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等方式,与信访人面对面沟通,重点化解积案和重复信访案件。

  涵江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发挥头雁效应,带头办理疑难复杂听证案件。其中,检察长姚舟带头主持召开一起跨时20余年信访案件公开听证会,促成案件妥善化解,信访人当场接受检察机关处理决定并签订息诉息访协议书。

  在来访的群众中,有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有的容易“钻牛角尖、认死理”,存在很大的越级信访和重复信访隐患。为减轻信访人奔波之苦,涵江区人民检察院带案下访开展简易听证,联合调解员和属地干部,主动到其家中,用鲜活案例以案释法,一条条讲解法律、一项项分析诉求、一遍遍释法说理,打开信访人“法结”“心结”。

  该院还探索线上听证,利用云端办案平台,因地制宜推进听证室一体化建设,通过听证远程视频接入、电子数据同屏开示等功能,推动检察听证由“线下”向“线上+线下”模式转型,最大限度消除信访人诉累。

  在听证程序上趋“简”避“繁”,发挥简易公开听证及时、就地、便捷等优势,提升司法工作质效。给信访人更多的陈述和申辩时间,准确把握听证员和信访人的“听”“说”时长和节奏,保障当事人充分表达诉求,听证员充分发表客观中立的评论意见,最大程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听证案件性质,涵江区人民检察院邀请人民监督员、社区干部、周边群众、律师等全程参与,充分发挥第三方力量做好法律问题判断、专业问题解释、案件矛盾化解等工作,第三方参与率达100%,用人民群众可感可触可信的方式,把情理法讲到信访人心坎上。

  公开听证是检察机关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方式,涵江区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推进听证工作常态化和规范化,以公开促公正、用听证赢公信,充分展现“让公平正义看得见”的新时代检察担当。

  全媒体记者 蔡玲

  通讯员 余丽琴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