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邻”汇聚家家亲

——壶兰七境苑小区打造“远亲不如近邻”模范小区
湄洲日报 2023年10月25日

  秋高气爽,在城厢区下黄社区壶兰七境苑小区,社区“党建+”邻里中心内,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天、看莆仙戏,其乐融融。前不久,小区还举办了邻里节活动,拉近了居民之间的距离。

  壶兰七境苑小区是安置小区,2018年回迁,入住人口2000多人。由于居民来自社区的7个自然村,且外来租客较多,邻里之间互不熟悉,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小矛盾较多。

  从突破治理难题入手,延伸党组织工作触角,社区党委把支部建在小区上。小区党支部在册党员37人,还成立了小区离退休党支部。下黄社区党委副书记、壶兰七境苑小区党支部书记韩立新介绍,小区党支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采取“五邻”汇聚近邻党建工作法,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通过问题单元长及时发现收集、小区党支部牵头即刻会商、社区党委统筹逐件落实的方式答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如何”这个时代命题,打造“远亲不如近邻”的模范小区。

  筑牢一座近邻堡垒。小区把党小组建在单元里,不断强化基层治理的末梢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机关+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下沉资源力量,提升党组织议事办事的能力水平。同时挖掘小区内的党员担任单元长,不断在基层治理末梢凸显先锋模范作用。

  推行一种近邻议事。注重从问题发现、收集、民主协商议事办事、群众评议等角度,探索邻事邻提、邻事邻议、邻事邻办、邻事邻评的民主协商自治模式。倡导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反映问题,跟踪问题处理情况,参与到小区自治中来,并采取小事简议、急事快议、难事众议的方法及时有效解决居民群众诉求。

  开展一次近邻服务。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五老服务队伍、妇女微家、青年团员服务队、能人队伍……小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组建了多支队伍,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代办一批群众需求事项。在职党员报到,认领微心愿,领办一批需求事项,带动全民参与到小区的治理服务中。

  弘扬一类近邻文化。位于木兰溪畔的小区,深入挖掘一批文化特色,建立木兰溪治理两个室外教学点“战洪桥”“16号楼顶楼教学点”和一个室内教学点,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重要理念,从受灾者到受益者的亲历角度来讲述木兰溪治理前后带来的巨大变化,不断拉近党群关系,强化为民服务的载体。小区还建了邻里模范亭和尊师重教广场,营造邻里友爱互助的浓厚氛围。

  举办一场近邻活动。小区抓住传统节日契机,举办邻里传统节日活动,从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拉近邻里关系。组织群众参与各类邻里赛事,团结邻里,并组建篮球社团、木兰溪健康跑社团、广场舞、太极拳爱好队伍,倡导全民健身,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增强邻里团结,共享运动带来的快乐。全媒体记者 林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