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倩 作
近日,一段“女童遭烈犬撕咬”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引发公众密切关注和热烈讨论,也让人们的视线再次聚焦于“文明养犬”这一公共议题。
爱犬有个人“自由”,但不应该给别人造成负担。部分养犬人的不文明行为,给他人造成困扰甚至人身伤害。不文明养犬现象屡见不鲜,反映出部分市民的文明意识有待提升。
养犬不是问题,不文明养犬才是问题。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不打扰他人是养犬人应遵守的文明底线。规范养狗、栓绳、照看,是对他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每位养犬人既要有权利意识,更要有规则意识,进一步强化自律行为,主动承担自身义务,严格遵守养犬登记和免疫制度,做到不违规养犬,不随意遗弃犬只,不带大型犬、烈性犬出入公共场所,自觉做一个文明、自律、尽责的养犬人。
文明习惯的养成,需要规则的约束,也需要管理之手的助推。城市管理部门需提升城市犬只管理的“精准度”和“精细度”, 多管齐下治理城市“犬患”。一方面,要在“堵”字上做文章,加大巡查和执法力度,加强对“流浪犬、无主犬、恶犬疯犬”清理捕捉,严厉打击、公开曝光不文明养犬行为,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震慑作用;另一方面,要在“疏”字上下功夫,持续完善制度建设,不断强化卫生养犬、健康养犬、规范养犬宣传引导,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文明引导,在潜移默化中种下“文明养犬的种子”,不断擦亮莆田城市文明的底色。郭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