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傅梅香 通讯员 卢晓荔)今年以来,我市将环评审批作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严把准入门槛,提高要素保障,优化环评服务,有力推动了绿色发展。
我市实行产业项目差异化环境准入管理,通过生态云平台审查环评项目,提前识别建设项目环境制约性问题。同时,优化环评审批,落实“一窗受理”改革,推进全程网办、告知承诺制审批等,保障重大项目及时落地见效。为提高要素保障,深挖污染物总量减排空间,鼓励企业进行治污设施升级改造和原辅材料源头替代,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为优质重点项目留足环境指标空间。
据悉,今年以来,我市通过生态云平台审查环评项目150多次,完成项目环评审批149个,办结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审批制鞋项目1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