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湄洲镇结合开展主题教育推动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工作。

湄洲镇妇联宣讲小分队深入村居宣讲。
□全媒体记者 蔡蕊 通讯员 许双萍 文/图
湄洲镇把主题教育同中心工作统筹起来,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工作机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抓好衔接联动,确保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实效。
“全镇上下要把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刻认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日前召开的湄洲镇会议对全镇干部进行全面动员部署,要求全镇上下紧紧围绕主题教育的总要求、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结合实施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落实好市委“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把开展主题教育同推动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全力以赴推动保护好、建设好、发展好湄洲岛。
扎扎实实深学细悟,筑牢思想根基
开展理论学习,接受思想洗礼,是主题教育的重要环节。湄洲镇党委把“学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始终,每周安排两个晚上进行自学,要求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带着感情学、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
“认真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学习材料,从理论源头和实践起点深刻领悟伟大思想的真理力量、实践伟力。”湄洲镇党委书记刘兴说,结合《习近平在福建》系列访谈实录、《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和《木兰溪治理:追寻人水和谐共生的生态范本》等特色学习材料,从实际出发,挖掘福建独特优势,使其成为开展主题教育的资源库、加油站。
自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以来,全镇上下共召开15次主题教育工作会议。镇领导班子成员以上率下、示范带头;基层党组织快速响应、有序推进。
吃过晚饭,湄洲镇宫下村党支部书记王进美打开“湄洲镇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中的“主题教育学习专栏”,与村里其他党员干部围坐在一起,共同学习主题教育应知应会知识点。
湄洲镇下属共有14个党支部,1269名党员。其中农村党员1185名,机关党员58名,“两新”党组织党员26名,其中流动党员 217 人。
为确保每名党员都能及时准确地掌握主题教育理论知识,保障在外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务工不误学,湄洲镇在公众号内开设专栏,定期刊载主题教育理论学习资料、应知应会知识点、广大党员干部好的经验做法及成效等,通过网络送学的方式将党的理论送到每一位党员手中,引导广大党组织和党员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并将不定期了解流动党员学习情况,敦促理论学习落地落实。
踏踏实实学干融合,助推成果转化
清扫垃圾、清理废物、冲洗路面……连日来,该镇领导结合开展主题教育,传承和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与机关干部一起拿着扫帚、铁夹等清洁工具,对农贸市场、垃圾分类站、背街小巷、下水道、寨下村塔林街、镇府路等路段进行清扫,以实际行动推动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工作,为居民创造“整洁、卫生、有序、文明”的生活环境。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湄洲镇把开展主题教育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聚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提升等,以乡村振兴的实绩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2023年福建省“金牌旅游村”名单,湄洲镇莲池村入选。
走进莲池村,可以看见错落有致的民宅、美丽的海滨风光、整洁的道路、各具特色的微景观。莲池村驻村第一书记周金田表示,通过风貌整治,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建设,打造一处处整体性、实用性、融合性强的好景观,盘活莲池村旅游资源,带动民宿产业发展,促进村民增收。
环境持续提升、业态不断丰富,村民住得舒适,游客也更多了。据介绍,湄洲镇立足全镇实际,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以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乡村治理等为重点,科学谋划乡村振兴项目5个,有效保障试点村项目建设。
“发挥宫下村,港楼村、后巷村的示范带头作用,全力提升村落环境,优化旅游服务功能,将旅游环境、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逐步形成宫下朝宫街、后巷宝澜路、莲池滨海路、高朱梅花路等家庭民宿示范街,实现村美、民富。”湄洲镇镇长宋国章说,依托水美乡村建设,打造“一村一品一景一街”。还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港楼村村庄规划、旅游产业布局及所有乡建乡创产业布局,邀请台湾团队,深度挖掘妈祖文化特色,串联湄洲文旅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助力打造湄洲岛旅游新亮点。
同时,加强村庄规划,保障群众住房。建设东环片区高朱村城市设计及民宅提升工程项目,完成高朱村村庄规划编制。打造港楼村省级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村,加大整体方案规划,同步推进宫下、东蔡、高朱、莲池、北埭5个村湄台乡建乡创合作项目方案策划设计工作。
求真务实“下”足功夫,答好民生答卷
“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工作制度,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刘兴说,持续传承弘扬“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在“下”字上用苦功、见真章,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扑下身子真干实干,不断争优争先争效。
眼下,位于港楼村的两岸幸福家园(湄洲二中安居小区)一期正在进行申购。申购的主要对象为湄洲岛籍的农村无房户、湄洲岛籍的住房困难户以及历年来由政府主导实施的项目拆迁过程中需要整体搬迁安置的尚未予以安置的拆迁户。
民生为本,以改善群众生活为目标,维护、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前,湄洲镇全面建立全国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并实时录入管理,对符合对象的困难群体应保尽保,已建成1个日间照料中心、11个农村幸福院,并深入开展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专项治理工作,规范场所运营,切实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开展“爱满重阳节,情暖老人心”活动,走访慰问百岁老人,帮助解决所盼所需,弘扬敬老爱老传统美德;下村党支部联合村妇联开展“秋送温暖 情暖人心 关爱老年妇女”活动,维护好农村妇女儿童权益,还为全村41名老年妇女代表送上棉被等慰问品,并帮助不能自理的老年妇女打扫家中卫生……
在一线找症结化矛盾,把解决纠纷从“坐诊”变为“出诊”。镇党委组织领导接访、干部下沉,借助一线排查、现场调处、平台调度、妈祖评理室调解等举措,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群众问题件件有登记,协调处理事事有回音。
以“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为抓手,打造乡镇综合执法、社会治安、公共卫生、应急处突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指挥中心,实现“一张‘小方桌’解决群众身边事”。同时,正式执行积分奖励试行方案,对网格长、单元长履职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进一步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刘兴表示,在主题教育推进过程中湄洲镇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以整改实效取信于民,让主题教育成果惠及更多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