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泗华溪水清岸绿。

鸟儿嬉戏舞翩跹。

开通“水上巴士”。

木兰溪畔成为休闲好去处。

木兰溪防洪工程奠基点。

木兰陂龙舟竞渡。

▲木兰溪城区段建设“十里风光带”,旧貌换新颜。

“变害为利、造福人民”成为现实。

实施木兰溪南岸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在新度镇港利村形成连片农田。

木兰溪沿岸宜居宜业,欣欣向荣。
木兰溪是莆田人民的母亲河,滋养着莆阳大地,造就了“漫道江南风景好,水乡鱼米亦如之”的景象。然而,木兰溪弯多且急,旧时水患频发,伤及民生。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客观环境,木兰溪治理难度罕见。莆田由此成了福建全省设区市中唯一的“洪水不设防城市”。
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擘画、亲自推动木兰溪治理,开启彻底根治木兰溪水患的序幕。他深情嘱托:“使木兰溪今后变害为利、造福人民。”
感恩奋进,牢记嘱托。在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指引下,20多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使木兰溪实现从水患之河到安全之河、生态之河、幸福之河的华丽蝶变,打造生态文明的木兰溪样本。对于木兰溪,沿途百姓由曾经洪水肆虐时的“怕”和“恨”,到如今安澜清波时的“亲”和“爱”。
市委市政府明确“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以木兰溪综合治理为总抓手,深入实施“五篇文章”,打造妈祖故里文化名城、山水诗画生态韵城、匠心智造产业新城、通江达海战略港城,加快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集成实施“千古木兰溪、百里江山图、十里风光带”工程,推出“莆阳开春”“莆阳爽夏”“莆阳赏秋”等文旅活动,开通“水上巴士”……“荔林葱郁、白鹭翔空”成为百姓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本版文字:全媒体记者 朱金山
本版摄影:全媒体记者 蔡 昊 陈 斌 林罗晓 杨怡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