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常委、涵江区政协主席邹荔平:

做强存量 做大增量

湄洲日报 2023年11月16日

  “涵江区食品行业‘产业优、企业强、税收高、基础好’,具有打造食品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的优势条件。”市政协常委、涵江区政协主席邹荔平表示,食品产业是涵江区的优势产业。去年,涵江区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区行列,食品产业链实现产值218.34亿元,占全市产值17.2%。食品产业链税收占全市34.1%。目前,涵江区已建成全球单厂最大工厂、亚洲最大啤酒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即食海带生产基地,以及全市唯一的食品产业园,是莆田市打造食品产业千亿集群的重要承载地。

  “发展好食品产业要落实市委市政府‘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要求,一方面做强存量,一方面做大增量。”邹荔平建议,首先,要瞄准“更高”水平发展,在强龙头、强链条、强品牌上推进产业提档升级。围绕做强雪津啤酒龙头,加快上游链的麦芽项目和热电联产项目启动建设,加快完善物流、人力等上下游入园,打造啤酒上下游布局完整的绿色产业园区,持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其次,要提升‘更强’创新能力。”邹荔平表示,要搭好产学研用平台,深化“校地企”深度合作,鼓励成长性好的中小微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改升级力度,实施智能化、绿色化、企业技术“三大改造”,探索“工业互联网+食品”,逐步实现转型升级。

  “再者,要追求‘更快’速度抢先机,在预制菜产业上下先手棋。”他建议,要加强产业顶层规划,统筹全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形成推动产业发展的合力;加快涵江区食品产业园建设,完善配套,布局预制菜发展空间,拓展小微食品园,鼓励小微企业进驻园区;支持企业打造爆款单品和销量冠军,建立预制菜名品录或品牌库,打响莆田预制菜品牌。

  “最后,要建立‘更团结’招商机制。”邹荔平认为,要发挥百威雪津龙头效应,以商招商,持续延链强链补链扩链;要发挥食品行业协会、商会、企业联盟以及社团招商作用,力争招引一批亩均效益高、产业链关联度高的优质企业;要大力探索委托第三方招商的思路,创新招商、扩大招商、优化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