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甜事:我们“台一代”“台二代”

湄洲日报 2023年11月16日

王贵铭在甜柿园。 全媒体记者 李俊华 摄

  □王贵铭

  莆田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政协第五届第六届莆田市委会特邀委员

  我今年70岁,来自台湾台中。一晃,在仙游台创园创业已24年了,早把这里当作“第一家园”。这些年,我全家只有妻子在台湾照顾她婆婆不常来。儿子自小便跟我往返仙游和台中,长大后也在仙游一起创业,如今自己另立门户,创办仙游县玩一玩生态休闲农场。女儿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博连读,博士毕业后,作为人才引进,在仙游工作。仙游山清水秀人好,下辈也把这里当家园。我经常往返海峡两岸,但在仙游的时间比在台中长。

  1999年,我来仙游投资,创办的莆田市山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最早入驻地处仙游县的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台资企业,现在是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00年,由台湾引进甜柿种苗。2006年,台湾甜柿试种成功,投产后在市场上备受青睐。后来逐渐扩大种植规模,在游洋镇和钟山镇开发了1333公顷甜柿种植基地。

  仙游拥有种植甜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台湾甜柿种苗顺利在大陆开花结果。游洋和钟山的丘陵山坡土壤肥沃,日夜温差大,日照也充足,降水丰富,地貌适合种植台湾甜柿。虽然是从台湾引进的品种,但在仙游产出的甜柿比台湾产的还要甜,个头还要大。

  我看好仙游甜柿的市场前景,希望在仙游创业的同时也能带动山区农民就业,推广甜柿种植技术,给仙游农民带来福利。我们现在还种植桔柚,嫁接柚子和柑橘,产品也很受欢迎。

  仙游县各级政府大力招商引资,出台优惠政策,我们对大陆,对仙游的发展更有信心了。我的女儿还在仙游创办了福建省台耕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公司以农药、液体肥等稀释搅拌,代替传统人工搅拌,有两个发明专利,大陆的市场很广阔,未来前景可期。

  莆田建市40年了,我有幸作为先行在这里创业的台商,24年来亲历莆田发展变化的点点滴滴。莆田是台胞十分向往的妈祖故乡,山水、生态、诗画,自己耕山干农业搞种植,更能感受、体味如大家热议的“诗和远方”。

  这些年,我来了,孩子们也来了,更多的台湾亲友来了,“台一代”“台二代”……一起加盟建设“第一家园”,亲情更浓、更深,也更真了。

  记者聚焦

  □全媒体记者 李俊华

  “人生‘70后’,创业正当时”

  王贵铭是最早入驻地处仙游的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台商。他原先在泉州晋江从事高端女装生意。1999年,仙游籍的旅台乡亲吴步琰邀请他来仙游游洋参观考察,开发山地,便与莆田结缘。

  仙游台创园管委会副主任傅加兴说,台创园能有大陆最大的甜柿生产基地,吴步琰最早牵线,王贵铭等一批台商最早投资,他们功不可没。

  2009年,仙游台创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台创园。至目前,仙游台创园累计完成总投资1.01亿美元,开发面积2667公顷。连续6年在全国29家台创园考评中获得优秀。园区被认定为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区。

  王贵铭经营莆田市山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他的女儿和儿子都在仙游创办企业。女儿的福建省台耕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拥有两个发明专利,并列入省级农机补助范围。

  记者在游洋镇双峰村山益生态农业公司的甜柿基地见到王贵铭的时候,他正在甜柿林散步,戴着一顶黑色长舌帽子,身体硬朗。

  甜柿长势喜人。“这些年,随着各种惠台利民政策的相继出台,我们在莆田的发展越来越好。”

  年已七旬的王贵铭对记者说,他也是“70后”啊,看好这一方热土,感觉像年轻人一样,创业正当时。他表示,要更好和当地融在一起、聚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乘上莆田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的东风,携起手来,一起向未来,一起开创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