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工一家人的归属感

湄洲日报 2023年11月16日

刘笃伟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担任监控室监控员。 全媒体记者 陈斌 摄

闲暇之余,刘笃伟游览绶溪公园,感受城市之美。 全媒体记者 陈斌 摄

  □刘笃伟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监控室监控员

  我的老家在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今年,我来莆田16年了。

  2007年8月,我从广东来到莆田,在荔城区西天尾镇的一家鞋厂上班。当时福厦铁路还没开通,莆田还没有铁路经过。我从广东坐火车到福州,再从福州坐大巴到莆田车站,随后坐公交车到厂里,花了整整一天时间。

  我记得,那时莆田多个地方都在兴建高楼大厦,城区几条主干道也在施工中。

  由于有工作经验,我在鞋厂担任技术员,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对我来说,这是不错的待遇。2008年,母亲去世,我请假回老家,鞋厂老板让我带薪休假十几天。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鞋厂的温暖,也感受到莆田这座城市的温度。

  回老家处理完母亲的身后事,我带着妻子、儿子一起回莆田。妻子去一家鞋厂上班,儿子在莆田第十五中学读书,一家人在莆田安定下来。那时,城区比较繁华的地段只有文献步行街,周末,我们一家会去那里逛逛。

  2010年,福厦铁路通车,莆田终于有了火车站,出行可以坐动车了。这一年,莆田市举办第十四届省运会,莆田市综合体育馆、莆田市体育公园、莆仙大剧院等几个标志性建筑建成。城市面貌发生的变化,让我们外来务工人员看在眼里,喜在心头。道路宽敞了,夜景亮化了,交通发达了,我们回老家也方便了。虽然我们是外来人员,但我们不是外人,我们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越来越强。

  2012年,莆田市举办首届文明短信征集评选活动。我积极参与,写了一条“心系莆田、发展莆田、美化莆田”的短信投稿,没想到获得了优秀奖。我很开心,我感觉自己正在融入这座城市。2014年,我又参加了第三届正荣杯“生态莆田”文明公益短信征集活动,获得鼓励奖,这又给了我很大鼓励。

  2016年,父亲去世,我辞职回老家。坐公交车到火车站再坐动车,只花了七八个小时就回到老家,我深刻体验到城市交通变化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半个月后,我又回到莆田,换了一份工作,在一家大型酒店上班,妻子、儿子在一家鞋厂打工。之后几年,我换了几份工作,从事过工业制造、酒店餐饮、家政护理和物业后勤等,但我没有离开莆田。我越来越喜欢这座城市了。

  2021年9月,莆田暴发新冠疫情,全市医护人员立即投入到与新冠病毒的战斗中。我也加入疫情防控一线,为莆田抗疫医疗救治定点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和病患送餐,日夜做好后勤保障,全力守护白衣战士们的健康饮食。

  这些年,莆田的城市建设热火朝天,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小区美丽宜居。莆田万达广场、正荣·财富中心等商业综合体落户,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宫、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成。不久前,又动工建设市工人文化宫。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第25届世界技巧锦标赛、“妈祖杯”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等重要活动、赛事在莆田举办,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让这座城市越来越美,越来越开放。

  我现在的工作地点离绶溪公园很近,我们常去绶溪公园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享受自然山水。一家人也会去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地游玩、打卡、看展,我们外来人员享受着与本地人越来越均等的公共服务。

  作为新市民,我闲暇之余一直通过新媒体、报纸等渠道了解莆田的发展动态,关注莆田的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

  莆田历史文化悠久,莆田的元宵文化更具特色,每次在莆田过春节,我都能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今年,各个媒体平台经常直播元宵活动,我全家人一有空就津津有味地观看。我还经常邀请老家的亲人、外地的朋友一起观看,向他们介绍莆田。

  如今的莆田,与我初来乍到时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充满魅力、充满活力。

  16年来,我耳闻目睹了莆田的美丽变迁,亲身经历莆田的发展历程,莆田已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人生过半,如今我的心愿是在莆田终老。

  记者聚焦

  □全媒体记者 傅梅香

  “最大的愿望是给

  儿子找个莆田媳妇”

  “莆田这些年发展很快,到处都有活干,只要你肯努力,都会有收获。”技术员、护工、服务员、保安……16年来,刘笃伟辗转各行各业,一路打拼,希望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如今的莆田,交通便利、空气清新,城市的公共设施也比较完善,我们享受着这座城市给予的美好生活。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给儿子找个莆田媳妇,和老婆一起在第二故乡莆田终老。”刘笃伟笑着对记者说。

  外来务工人员是城市建设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据统计,目前我市有5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奋战在各行各业,用辛勤的劳动和拼搏的汗水,为莆田建市40年来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关爱力度,为他们创造良好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外来务工人员活动,在生活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扶持帮助,增强他们对“第二故乡”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

  刘笃伟爱读报、看新闻,关注莆田的发展动态,了解到当前莆田正致力于打造妈祖故里文化名城、山水诗画生态韵城、匠心智造产业新城、通江达海战略港城。他对莆田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相信新时代的莆田一定发展得更加美好。他也盼着市工人文化宫早日建成,今后有更丰富的职工文体活动。

  “在莆田16年,我在很多行业工作过,亲历莆田的快速发展。莆田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是我的第二故乡。”刘笃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