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化坚冰
情暖两岸添“封号”
妈祖如何准确表述?1985年,莆田市举办妈祖诞辰1025周年纪念活动。福建日报在报道妈祖时,颇费周章,最后确定为“海峡和平女神”,反响巨大。自宋代至清代,妈祖获朝廷36个“封号”,“海峡和平女神”被称为两岸“集体创作”的第37个“封号”
上世纪80年代初,湄洲妈祖祖庙迎来拜妈祖的台胞,宫庙也开始修复。作为海防前线,驻岛有关方面认为这是“封建迷信活动”,决定拆除。基层呼吁“保庙”,时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项南审时度势,作出批示,最终保住妈祖祖庙
大爱无言
千古传奇矗丰碑
传说960年妈祖出生时,不啼不哭,故名“林默”。人如其名,她以大爱无言,矗立起感召后人的精神丰碑
如今,妈祖信俗已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台湾妈祖信众超过1600万人,占当地人口2/3。在大陆的妈祖宫庙中,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15个
“Macau”“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澳门、天津等名称由来和城市初创,都与妈祖文化传播息息相关
双向“奔赴”
踏浪而行起宏图
一系列开创性、突破性的历史事件,凸显了妈祖故乡在海峡两岸交流交往上的先行先试,在两岸和平发展上的率先作为
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构筑“心灵原乡”,激活资源优势,发挥对台的独特作用
莆台之间有来有往、常来常往,双向“奔赴”、越走越亲,厚植情谊、增进福祉
顺势而为
“第一家园”沐灵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妈祖文化承载着两岸普遍的价值追求,表现出强大向心力和感召力,对促进两岸同胞民心相通、心灵契合,有着不同寻常意义
乘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出台的东风,妈祖文化正点亮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详见第2 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