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区以满足残疾人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宗旨,积极打造末梢服务新模式,全面推进“爱心助残驿站”建设工作。目前,全区共有7家爱心助残驿站。驿站建设依托村(居)开展,配置了活动室、康复室、阅览室等,实现助老助残资源共享,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
“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这是众多残疾人家庭的真实写照。城厢区“爱心助残驿站”的建立,从生活和工作上为残疾人提供帮扶,成为直接服务残疾人的平台,接地气、真管用,实实在在帮助到了残疾人,着力提升对残疾人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也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关爱残疾人的浓厚氛围。
让“爱心助残驿站”真正成为残疾人温暖的家,必须在场所、资金、制度方面进行保障。驿站运营离不开资金支持,相关部门要倾斜建设经费和运营补助经费,同时广泛动员社会爱心人士捐款捐物,保障驿站持久运营。并进一步规范“爱心助残驿站”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考评机制、挂钩帮扶制度,确保驿站管理运行有条不紊。此外,还可探索在驿站内设立残疾人公益性岗位,鼓励有就业意愿、有能力的残疾人到驿站工作。下一步,可探索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爱心助残驿站”,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技术培训实效,积极开展残疾人文化进社区(村)活动,让“小驿站”释放“大能量”,真正成为残疾人播撒希望的暖心港湾。林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