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促发展

——山亭镇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湄洲日报 2023年12月01日

首届蒋山紫菜文化节活动现场。 余凌娟 摄

  □全媒体记者 朱建婷 通讯员 陈琛 陈剑锋

  山亭镇围绕主题教育目标任务,紧密结合实际,践行为民宗旨,抓好理论学习、干事创业、检视整改等重点工作,为群众办实事,为地方谋发展。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北岸经开区山亭镇针对“层级下移,线长面广”实际,聚焦紧拽学习“线”、抓住发展“魂”、把准民生“脉”,推动主题教育与各项中心工作齐头并进、贯通融合,用具体工作检验主题教育成效,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以学铸魂明方向

  11月22日下午,在山亭镇西乌垞村百姓议事亭,山亭镇党委书记郑向锋为西乌垞村党员、村民代表、“两代表一委员”和党外人士代表上主题教育专题党课。随后,大家围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民生实事等方面提建议意见,现场你一言我一语,共话西乌垞村目前发展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气氛热烈。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山亭镇针对第二批主题教育“层级下移,线长面广”的实际,坚持以学为要,大力实施党员干部凝心铸魂工程,根据农村党员、机关党员、流动党员等群体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学习。

  点对点送学,山亭镇对全镇399名流动党员一对一联络开展结对共学,寄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指定书籍作为主题教育学习大礼包,线上推送学习链接26条。

  线连线教学,用好用活学习强国教育平台、干部教育在线、微信微视频等“云端课堂”,搭建“线上+线下”学习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共读原著、共听党课”活动15场次,发挥“机关+农村”结对共建和跨村联建制度优势,通过村村、村企联建开展线下联学共学6场次,覆盖党员600余名。

  面对面领学,山亭镇党委以上率下,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制定党委主题教育理论学习安排,开展主题教育专题研讨,组织“基层党员大课堂”专题讲座,探索推行“30分钟领学课堂”,由镇领导班子带头学,通过“书记讲给书记听,党员讲给群众听”,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群众身边。

  理论学习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山亭镇党委统战委员、副镇长朱志平告诉记者,山亭镇坚持把检视整改同理论学习齐抓并进,着力解决推动政策落地、强化基层治理、为民办事服务、化解社会矛盾、建强基层组织等方面突出问题,镇级层面对照检视5个方面查摆10个问题,村级层面列出问题清单31条。目前镇级问题已完成整改9个,村级问题正序时推进整改。

  以学正风办实事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乌垞村紧盯办好民生实事,投入资金60万元,加快建设完成该条步道,还规划连通了标准式篮球场、足球场,正打造成为村里休闲娱乐健身一体化的新地标。

  西乌垞村民生福道是山亭镇办好“民生三件事”促进主题教育见实效的一个缩影。山亭镇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实实在在办好群众关键事、烦心事和身边事,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人民群众切实看到主题教育的成效。

  近日,山亭镇成功化解1件10年的信访积案。原来,西埔村村民郭某与堂兄弟因宅基地划分问题争执不休,镇村多次调处均以失败告终。结合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察访“百日攻坚”行动,山亭镇将该案件采集上报至网格平台,组织镇村干部、法律顾问、派出所以及司法所等开展多轮调解工作,终于在第5次调解时,双方达成和解并当场签订调解协议书。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山亭镇坚持从群众关心关切出发、从群众急难愁盼着手,尽心尽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

  办好群众反映的关键事。山亭镇组织开展“破难题、解民忧、促发展”专项行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安置区配套设施、项目征迁补贴发放、危房翻建等问题,成立党员服务队4支,结合实际细化方案,着力解决短板弱项。

  办好群众头疼的烦心事。对群众的关切、诉求、意见、建议、求助等分门别类梳理汇总,收集意见建议21条,及时处理解决19件。山亭镇是渔业重镇,海域资源丰富,海蛎养殖户多,但海蛎壳乱堆乱放,对村民居住生活和出行造成影响,山亭镇立即在辖区内设置3个集中堆放点并进行定期清理,有效解决了这件困扰村民的烦心事。

  办好群众关心的身边事。主题教育期间,山亭镇党员领导干部认领并推进所挂钩村为民办实事项目16项,截至目前,共完成为民办实事好事项目37个,主要涉及农村建房、民生工程、平安建设等。同时,开展夜间巡逻防控500余次,法治宣传及其他安全隐患排查15次,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30场次,开展食品安全检查3次,为群众营造安全祥和、干净整洁的社会环境。

  以学促干谋发展

  11月17日,蒋山村成功举办“首届紫菜文化节”暨“四季春晚”秋季示范展演活动。现场发布“下蒋”紫菜品牌LOGO,有力破解蒋山村紫菜品牌效应不突出问题,为紫菜产业赋能增值,按下乡村产业振兴“加速键”。

  以学促干,是主题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山亭镇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线,找准坐标地位、规划定位以及目标排位,以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山亭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省级“美丽渔村”示范村和全国秋季“村晚”莆田唯一上榜村的叠加政策优势,推动渔光互补、光伏发电、冷冻库、仓储中心等一批乡村振兴项目落地见效;组建党员攻坚队,加快北岸酒店、妈祖医学院等重点项目征迁,完成湄洲湾航道四期工程北岸工程涉及的710亩海域征迁;通过建设紫菜育苗基地、注册下蒋紫菜商标等措施破解蒋山紫菜养殖结构单一、产业链不完整问题,有效激发乡村产业振兴新活力,推动全镇绿色高质量发展。

  该镇深化乌垞中心村党委“强村带弱村”帮扶机制,通过开发集体滩涂资源,进一步盘活闲置资产,促进村集体经济“倍增跃升”,实现“1+1+1>3”的叠加效应。同时,借助“文甲-东仙-莆禧”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政策优势,构建历史文化产业区党建联盟,有效整合莆禧古城、东仙南普陀山紫霄洞、文甲码头渔港旅游资源,打造生态旅游精品路线,有力推进构建全镇农文旅经济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