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颜值”变经济“产值”

——涵江庄边镇做活好山好水文章
湄洲日报 2023年12月01日

图为萍湖村萍湖畔美景怡人,绿水蓝天相映成趣。 姚庆兵 摄

  漫步文化长廊,造访郑樵故居,打卡光影水幕……走进涵江区庄边镇萍湖村,只见溪水潺潺,绿树掩映,一步一景,美丽乡村入画来。游客们正沉浸在田园采摘、农耕体验、竹筏等多种乡村休闲活动中,惬意享受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作为省级金牌旅游村,萍湖村境内风光旖旎,人杰地灵,坐拥萩芦溪、千年油杉古树、越王台、郑樵故居等山水人文资源。近年来,萍湖村以水为魂,以绿为基,打造萩芦溪畔灯光夜景工程,建设环村休闲农业步道,引进研学团队打造“网红点”等,“水生态+水经济”,让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聚焦好山好水,做活“生态”文章。地处萩芦溪上游的庄边镇,是莆田西北部经济、交通中心,也是我市的重要林区,全域旅游资源丰富,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省级文明乡镇”“省级美丽乡村微景观”等。

  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庄边镇坚持“红+绿”融合发展模式,打造生态休闲乡镇和“望江萩水”品牌,构筑了以“红色教育、绿色产业、生态休闲、乡村旅游、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品格局,把生态“颜值”变经济“产值”。

  以“红色美丽试点村”为契机,庄边镇利用宁里红色资源禀赋,以闽中特委机关宁里旧址为中心,改造提升闽中特委旧址、展馆,因地制宜规划开发红军洞、攀山登顶、重走红军路、吃红军饭重温革命生活等互动体验项目,精心打造“一心、一带、三区”的景观路线,形成一条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员干部培训等于一体的全新红色生态文化之旅。

  绿水青山是庄边镇最大的资源优势。山溪村“水稻+特色辣椒”收成良好,庄边村“水稻+油菜花+草莓”长势喜人,上院村“水稻+羊肚菌”种植一派忙碌……以富民为导向,以农业兴旺为核心,庄边镇探索创新“水稻+N”种植模式,根据各村的地理优势择优实施轮作特色项目,提高稻田综合效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庄边乡村振兴产业模式,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依托“望江萩水”区域公共品牌,庄边镇还积极打造望江山油茶基地、岫山百俊防霜冻枇杷示范基地、经济林改造基地、竹产业基地、庄边白粿生产基地、山溪特色辣椒基地、夹漈木耳培育基地、天林茶业生产加工基地、矿泉水厂基地等九大农副产业基地,实现线上线下有效融合发展,不断壮大山区特色经济,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望江山省级森林公园、尚书故里、宋代古窑址……今天的庄边,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庄边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画卷徐徐铺展。

  朱秀花 魏贞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