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网办平台为“主阵地”,智慧监管平台当“监察兵”。市城市管理局把两个 平台贯通,既方便群众办事,又实现智慧监管——

“双平台”管好用好房屋“养老金”

湄洲日报 2023年12月05日

工作人员实时监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数据。

  一个智慧监管平台,一个全程网办平台,市城市管理局依托数字莆田建设,以数字赋能完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双平台”,提升专项资金规范化管理水平。

  昨日,在市数字城管中心,工作人员在智慧监管平台上,在线监测业务办理办件时长、资金额度、频繁度等各项指标,同时处置线上资金管控预警风险。记者了解到,去年11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并启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智慧监管平台,实现线上专项资金精准、高效、全流程监督。今年9月,莆田建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智慧监管平台案例在第六届福建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中荣获“百优案例”。

  工作人员介绍,该平台通过政务外网和专线打通窗口、银行和部门间数据壁垒,对接共享住建部门项目备案信息、网签备案信息、房屋业务信息等数据。

  开发的“风险预警”功能模块,瞄准资金对账、交存、使用等环节,实行业务办理和资金流向“全链条”监管。通过业务办理数据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房屋办证业务等数据碰撞比对,梳理出应缴未交预警、应缴欠缴预警、资金对账预警等6大类51个在线风险点,有效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去年,市城市管理局制定《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监管系统运行规程》,建立案卷抽查、问题抄告、定期通报和督促整改等5项机制,确保工作有规矩、监管无死角。建立“业务部门监管+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联动工作机制,推动业务办理过程、资金变化过程、监管履职过程全留痕。今年以来,市本级新增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缴存1.3亿元,纳入系统管理的业主33.36万户,逾28亿元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纳入信息化监管。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8月,莆田市住宅专项资金全业务网办平台上线运行。这也是全省首家建成投用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全业务网办平台。

  该平台打通了省网上办事大厅、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网办平台、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业务系统等3个不同网络环境、不同技术规范的平台,与电子证照系统、住建和房管部门房地产信息系统、省网上办事大厅、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等系统进行了对接。申请人可以通过省网上办事大厅,进行实名认证后,跳转至市直主管部门自建网办平台进行申报。实现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交存、账户更名、资金退款以及使用拨付等业务全线上办理,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提高群众办事的便捷度。

  维修资金网上办事大厅还对接了好差评系统,群众可以通过评价系统反馈意见和建议,帮助办事大厅改进服务质量,优化业务办理流程。业务办结后自动生成电子档案,实现“一事一档”管理。

  为进一步优化住宅专项物业维修资金拨付使用程序,市城市管理局将服务关口前移,指导物业小区做好维修方案编制、方案公示公告、业主意见征集和维修项目验收等工作,提高申请材料的合规性和通过率。同时,针对外墙脱落、排污维修、灾后修复等情形,畅通紧急使用绿色通道,保障群众居住安全。今年已受理使用申请274笔,审批使用金额513.79万元,审批率达100%。推进二手房过户“一事联办”集成套餐服务,在办理不动产权证过户手续时,免提交申请材料,出证后直接调用电子证照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分户账予以更名,现已更名2308件。

  眼下,结合主题教育,市城市管理局聚焦民生期盼,把两个平台贯通,管好用好房屋“养老金”,全力托举群众“安居梦”。全程网办平台作为“主阵地”,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全业务线上办理,相关信息数据实时同步给监管系统;智慧监管平台作为“监察兵”,实时监控全程网办平台各项业务数据和有关风险预警,确保资金安全及使用规范。“双平台”实现数据融合交互、同步共享,既方便群众办事,又实现智慧监管,进一步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也让社会综合治理更便利化、规范化、智慧化。

  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 通讯员 詹婷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