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终,我市检察机关理论研究硕果累累。在省检察官协会开展的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律监督领域的创新与发展研究”为主题的第十五届全省检察理论研究年会征文活动中,我市5篇论文获一等奖,5篇论文获二等奖,6篇论文获三等奖,2篇论文获优秀奖,市检察官协会、涵江区人民检察院获“优秀组织单位奖”。
在省委政法委举办的第三届东南法治论坛暨主题征文活动中,我市4篇论文获奖。其中涵江区人民检察院姚舟和陈爱华合作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预防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应用机制研究》获得一等奖。
据统计,2019年以来,我市共有40个理论课题获省级及以上立项。194篇检察理论调研文章获省级及以上表彰,其中71篇获国家级表彰;123篇获省级表彰。有3名检察干警入选全国检察机关调研骨干人才。
我市检察机关检察理论研究在全省保持领先优势,在全国检察机关各项征文活动及国家、省级课题立项中均取得较好成绩,得益于院党组学用结合、注重质效的大调研思路。
市检察院研究室主任赵萍萍介绍,每年院党组统一部署,要求内设机构结合当年度条线重点工作申报一个研究课题。成立检察理论调研工作专班,由院领导带头,部门负责人、员额检察官带领青年干警成立不同专题小组开展研究,形成全院参与的大调研格局。鼓励干警将办案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以案促学、以学促研,聚焦课题申报,找准研究热点,成立不同的课题组,力争多点布局、全面开花。
同时,课题组成员利用参加检察官联席会议、座谈会、研讨会等集体学习形式,挖掘问题、提炼素材,实现学习资源、学术思考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加快检察理论的成功孵化。对所做的课题,要求年初提出框架结构、年中汇报课题进展、年底提交成果,要求干警分阶段提交论文提纲、阶段性成果、修订稿等,做到年初有布置、年终见成效。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全市检察机关主动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理论调研工作提高到关系检察事业长远发展,带有全局性、战略性高度来认识,将理论调研作为基层检察院建设和提高基层检察干警自身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检察理论研究工作与部门办案业务工作一起要求,一起布置,一起落实,一起考核。通过广泛发动和督促检查,形成部门重视、人人参与、自觉调研的良好氛围。
眼下,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全市检察机关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胸怀“国之大者”,依法能动履职,遵循“从检察工作中来,到检察工作中去”的思路,针对事关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检察基础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为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 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 通讯员 林子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