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河问水护碧波

仙游深化河长制创新监督形式
湄洲日报 2023年12月22日

  本报讯 日前,仙游县河长办聘任29名县政协委员担任首批“委员河长”。这是该县继推行“人大代表+河长”模式后,再次探索“政协委员+河长”的河道管护新模式,推动河长制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

  当天,该县河长办为委员河长开展“线上线下双巡河”业务培训。之后,29名委员河长集体前往木兰溪仙游城关段开启首次巡河,实地查看河流水质、河道保洁、河岸周边环境卫生情况,发现问题,督促各村及时组织清理。委员河长们表示,将依托河长制智慧平台,围绕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等,当好巡查员、宣传员、监督员,护好家乡美丽河湖。

  仙游县共有3条市级河道89.3公里、10条县级河道279.12公里、20条乡镇河道167.62公里。按照分级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该县全面落实“河长制”,建立县、乡镇、村三级“河长制”体系,明确各级河长的职责和任务。为打通治水“最后一公里”,该县坚持系统谋划,勇于创新,探索“人大代表+河长”“政协委员+河长”双管齐下河湖监管、保护体系,发挥人大、政协优势,带动群众联动爱河护河,实现多方力量同频共振、实时跟进监督,助推“河长”高质量履职,确保河长制工作落深落实落细。

  “河湖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久久为功。”该县水利局局长林庆凡表示,在推动河湖长制工作走深走实中,也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迫切需要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身在基层、处于一线、便于监督的优势,通过参与巡河在一线、监督在一线,督促“有名有责”的河长更好履职尽责,营造全民治水护水的良好氛围,共同守护碧水长流。

  据介绍,早在去年,该县人大常委会就将“助推河湖长制实施”列入监督工作重点,全面推广人大代表履职监督河长制工作,依托人大代表来自基层、熟悉情况的优势,引导各级人大代表以民间河长身份参与河湖治理保护工作。截至目前,该县共有66名人大代表参与河湖长制工作。代表们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职能,聚焦百姓关心热点、职能交叉盲点,广泛开展日常巡河、管河和护河活动,并建立“一河湖一问题清单”档案。发现问题,代表们及时与相关部门和镇村沟通、研究措施,形成河湖长制工作问题整改的闭环管理,确保河流保护管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助推河长制从“有名有责”走向“有能有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河、智慧河、幸福河。  (陈国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