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别报道·莆阳如同一本厚重的书①

书香莆田续文脉

湄洲日报 2024年01月09日

  编者按

  莆阳如同一本厚重的书,历史悠久、文脉悠长、人杰地灵,处处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书香莆田、气质莆田、灵秀莆田、实力莆田,彰显着这座古府新市的深度、广度和厚度。莆田建市走过40年历程,风华正茂。妈祖故里文化名城、山水诗画生态韵城、匠心智造产业新城、通江达海战略港城冉冉升起。

  “四莆”同春,四城辉映。在市两会启幕之际,本报推出“莆阳如同一本厚重的书”系列报道,分为《书香莆田续文脉》《气质莆田彰底蕴》《灵秀莆田焕新彩》《实力莆田看今朝》4篇。“说说我们的城市”“读懂莆田”,通过采访出席市两会的代表、委员,从昨天、今天、明天,多维诠释莆田巨大变化和美好前景,赋能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建设,激励广大市民锐意进取、团结奋斗,为奋力答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的莆田答卷贡献力量。今日刊发开篇。敬请关注。

  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美誉的莆田,灿烂的科举文化彪炳史册,崇文重教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市两会启幕,建设书香莆田,备受代表委员热议。

  去年,在建市40周年之际,莆田荣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是福建省时隔30年再添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坐落在闹市区的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是莆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古街古厝古韵犹存,通过修旧如旧,成为全省首条“非遗一条街”,吸引众多游客、市民。

  “要做好保护性修缮和合理开发利用的文章,保护好老建筑,传承城市文脉,打磨书香气韵。”市人大代表、福建复茂饼家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旭说,当年,复茂饼家开在古谯楼沿街的一角,糕饼飘香深深地印在了老一代莆田人的记忆里。复茂获评“中华老字号”,绿豆饼、大礼饼、妈祖饼等传统技艺名列省级“非遗”名录。融合传统技艺、创新研发蕴含莆田历史文化的艺术糕饼,把莆田美丽风光、历史古迹、文化民俗浓缩嵌于糕饼之中。如今,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设置“非遗一条街”,人气旺盛。希望能继续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推进历史文化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将文脉融合在城市的血肉骨骼中,彰显在城市的品位风格里、精神气韵中。

  莆田历史上共有2482名进士、21名状元、17名宰相,涌现出“三世登云,四异同科”“一家九刺史,三代五廷魁”“一门二宰相,九代八太师”等科甲奇观。如今,文献名邦的书香墨韵深深根植于这座千年古城。我市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薪火相传,接续奋斗,打造新时代“文献名邦”教育高地。我市中小学、幼儿园学位供给进一步增加,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莆田学校揭牌落地,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人。“去年,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莆田学校揭牌落地令人振奋。我们应多做教育实事、好事,承续莆田文脉书香。”市人大代表、福建省金海湾大酒店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肖卿说,孩子的抚养教育,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近年来,莆田在发展教育事业上力度大,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好学。下一步应从“有”到“优”、由“优”向“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包括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稳稳托起孩子们的明天。

  市美术馆内,木槌此起彼伏敲打,樟木香格外浓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莆田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郑春辉及其创办的福建腾晖工艺有限公司团队埋首在各棵巨大的香樟木之间,创作大型木雕作品《京杭大运河》。不少市民、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莆田木雕魅力。

  “传承非遗文化,延续文脉,留住乡愁记忆,我们任重道远。”市政协委员、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詹伟锋说,莆仙文化底蕴深厚,应丰富“非遗一条街”业态,建立健全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激发手工艺者的创新创造活力。引导莆田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艺术创作、实践调研、学术研究、研学交流等活动,持续推动莆仙优秀传统文化走入课堂、走进教材。鼓励在莆高校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展文创产品设计比赛,持续推出更多具有莆田地域特色的文创IP,推动莆仙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们要发挥文艺赋能功能,讲好历史文化名城故事,激活历史文化名城新魅力。”市政协委员、市文联副主席张煌说,立足莆田文化特色和优势产业,加强文艺品牌活动策划,精心设计文艺活动内容,创新艺术表现形式,做优莆田文艺品牌活动,讲好莆田故事。推出文艺精品力作,把更多的莆田故事搬上舞台和荧屏,提高莆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知名度。用足用好全市人文资源,把文化艺术元素植入景区景点、融入城市街区、嵌入美丽乡村,助推一批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艺术化,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提升旅游文化底蕴。

  书香莆田,定义着一座城市的深沉内核,让莆阳这本厚重的书,愈发蕴意悠长、生动精彩。

  全媒体记者 吴琪娜 李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