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腺蛙在老鹰尖出现

●系我市首次监测到 ●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湄洲日报 2024年01月09日

  本报讯 笔者昨日获悉,莆田老鹰尖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实施2023年国家重点两栖爬行类专项调查项目时,在保护区野外首次监测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腺蛙(如图)。综合文献资料,这是我市首次监测到小腺蛙的记录,对研究该物种的分布、行为活动、栖息地选择及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小腺蛙隶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腺蛙属,为我国特有种,因分布区狭窄,栖息于福建海拔110米—550米山区或丘陵地区,在国际上被称为福建蛙。该物种体长一般不超过32毫米,在野外被监测到实属不易。

  此外,此次调查还新记录到两栖动物花姬蛙,爬行动物多疣壁虎、细白环蛇、红纹滞卵蛇。

  莆田老鹰尖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戴云山脉东北段,自然资源丰富,目前记录到野生脊椎动物共计107科364种,维管束植物176科1084种,分布有乌雕、中华穿山甲、小灵猫等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鹇、藏酋猴、中华鬣羚等5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四川苏铁和南方红豆杉2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金毛狗、桫椤等20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近年来,涵江区扛起生态保护责任,加强部门联动协作,全方位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其中,老鹰尖省级自然保护区不断强化保护管理,通过建立巡护机制、开展业务培训、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实施野生动植物调查监测等措施,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筑牢屏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曾雅燕  王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