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仙游县鲤南中心小学的乡村学校少年宫人头攒动。刚放学的学生来到兴趣课堂,学习书法绘画、莆仙戏、科技实践等趣味课程,尽情追逐梦想。
“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特长得到发挥,找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幸福。”乡村学校少年宫负责人黄燕介绍,学校从深挖优质文化入手,有机融合课后延时服务,突出彰显仙韵、仙作、仙趣、仙味四大县域特色,精心设计了体育健身、科技创新、民间艺术等七大板块30多个项目,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让传统文化滋养未成年人,成为省市县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活动的现场观摩点。
经过十多年的精心建设,全县已在18个乡镇(街道)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20所,有效发挥课外阵地建设功能作用,实现了育人载体的新突破,成为学生的“快乐大本营”、家长放心的“第二课堂”。仙游县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乡村学校少年宫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德育人的总体思路,以实践性、趣味性、教育性、灵活性的特点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多维度、多层次、多色彩让乡村校园生活活跃起来。
“乡村学校少年宫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越来越多农村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在乡村学校少年宫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提升了素质。”仙游县教育局局长黄朝阳表示,该县将秉承强阵地、优师资、育品牌、重创新的理念,结合乡村儿童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及地方特色,充分整合阵地资源,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打造活动品牌,为青少年点亮多彩梦想。 (陈国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