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笃行求实效

——北岸以主题教育锻造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湄洲日报 2024年01月19日

“远谊海”号顺利靠泊罗屿港。

  □全媒体记者 蔡玲 通讯员 陈琛 蔡克宽 黄国民 文/图

  北岸组织好、落实好主题教育,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党员干部鼓足干事创业精气神,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重点项目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北岸经开区党员干部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方向、找思路、找举措,把“四下基层”作为重要抓手,发挥“头雁”作用,紧盯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突出问题,以争优、争先、争效的高度自觉,让主题教育成果真正推动发展、惠及民生。

  大道至简 实干为要

  罗屿港水深陆阔,拥有天然“钻石级”的港口资源,是我省首个、全国第六个满足世界最大40万吨级矿石船靠泊接卸的港口,是辐射内陆、台湾,连接东南亚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铁矿石中转枢纽大港,装卸效率从最初的72小时提升到49小时。

  2021年40万吨级巨轮“远福海”号靠泊,罗屿港开启东南铁矿第一港征程。1月16日,载重40万吨的全球最大矿砂船“远谊海”号顺利靠泊罗屿港,这是今年全省港口靠泊的第一艘“重量级选手”。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令人震撼的“大家伙”。港口负责人介绍,来自巴西的“远谊海”号,船长362米、宽65米、高30米,满载排水量达45万吨,超过了4艘全球最大航空母舰排水量之和。此次“远谊海”号共载运巴西马德拉港铁矿石39万吨到港,进行减载作业16万吨。目前,罗屿港已有27艘40万吨级巨轮停靠。

  聚焦“通江达海战略港城”目标,今年,北岸将提速建设罗屿8号、11—12号泊位,并加快罗屿整岛开发,推动中转基地转型为产品基地,通道经济升级为港口经济。

  1月9日,由东方海钾(莆田)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海水提取氯化钾项目(一期)首台设备成功吊装就位。该项目是全球首个10万吨海水提钾工程,将弥补我国陆地钾肥资源短缺的局面,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开辟新途径。北岸经开区通过调查研究、现场办公,破难题、提效率,项目实现当年度招商、签约、拿地、开工,预计今年5月建成投产。

  北岸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于晓栋强调,要主动服务、靠前服务、优化服务,为企业生产、项目投产“排忧解难”,优化经开区营商环境,“近悦远来”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

  该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龚冠雄指出,要更高理念深化改革,优化服务,提升效率,做好保障,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对标先进地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品牌。

  以“脚力”强“能力”,从“会场”到“现场”,北岸经开区开展“组团式”调研,解决党建工作、项目建设、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方面的问题31个,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化解、关怀在一线送达、作风在一线体现。北岸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再一次注入澎湃力量,无论是在重大项目工地,还是工厂车间,随处可见抢效率、赶订单、忙生产的奋进场景。北岸正拧成一股绳,推动港产城联动发展再上新台阶。

  流而有家 流而有为

  流动党员管理是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新业态的不断发展,北岸经开区的流动党员群体不断壮大,约占全区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如何集聚流动党员的力量,为北岸发展出力?北岸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王国斌说,北岸把开展主题教育与加强流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结合起来,一体推进,多点发力,不断把流动党员组织起来、管理起来、凝聚起来,进一步激活北岸发展“一池活水”。

  “这份包裹来得很及时,我虽在外,但也会时不时给自己‘加油充电’,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在河北石家庄的港里村流动党员徐海锋近日收到了一份装有“政治生日”贺卡、《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和一枚党员徽章的“红色包裹”。

  针对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学习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问题,北岸经开区深入实施百个书包连心、百场党课铸魂、百份协议聚力、百件实事领办、百名专员搭桥、百企争建新功“六百工程”,通过打造多样教学阵地、强化双向服务管理、搭建反哺家乡平台,让流动党员在外有提升、返乡有作为,引领流动党员在主题教育中强党性、展作为。

  东埔镇何山村流动党员杨武强在得知家乡小学教学楼年久失修、经费不足等情况后,主动认领捐建学校公益事项,带头筹资500万元新建小学。眼下,该校师生已搬进全新教学楼学习,这让大家欣喜不已。

  深查细照 动真碰硬

  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查、追着问题改,北岸坚持把检视整改贯穿始终,紧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行“一项一台账、一题一方案、一周一调度、一月一小结、一完成一销号”,“点线面”同步发力,“急难小”一体推进,以“改”的成效检验主题教育实效。

  岁末年初是在外乡亲回乡和青年婚嫁的高峰期,该区针对高价彩礼由明转暗、大操大办有所反弹、台上台下两本账等屡禁不止问题,再出拳、再发力、再整治,让群众在家门口真切感受主题教育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全区各乡镇、部门通过“传统载体全覆盖宣传+现代传媒零距离宣传+主题实践常态化宣传”的手段,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构建起立体宣传格局,推动移风易俗观念深入人心。为实现标本兼治、常态长效,经开区结合区情特点,建立了移风易俗“133”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五个“100”活动,即:100位支部书记述职责、100名党员干部晒承诺、100名商会会长倡勤俭、100对结婚新人扬新风、100名适龄青年话婚尚。区镇村三级联动,加强基层治理,培育文明乡风。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北岸外出经商人员众多,导致留守学生数量多、占比大,家庭教育相对缺失,已成为教育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结合开展主题教育,北岸经开区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启动“百校访千师,千师访万家”活动,实施“百千万”家校协同育人工程,建立实行“136”家访工作机制,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突出“机制、内涵、对象”三个重点,积极回应家长和社会关切与期盼,推进订单式家访,加强双向培训,同时聚焦“组织机构,实施路径,后续服务,工作考核,总结宣传,工作纪律”六大举措,扎实推动“双减”工作,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