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我木桃,愿报琼瑶

湄洲日报 2024年01月19日

郑倩 作

  □柯智恒(九年级)

  望着墙角上悬挂着的奖章,回首往日风雨兼程,心中留存着那份感激:幸秉资助,支撑着我一苇以航,不畏道阻且长,从容向阳向前。

  冬阳洒在瓦当间的青苔上,和着小镇上渐浓的年味,穿越回我的孩提时光。

  对于不知疲倦的少年而言,小镇可活动的空间还是太小了。然而,在镇上资助修建的公共图书馆中,我仿佛闯入了一个浩渺的文学世界:那里回荡着油墨与新纸的芬芳,指尖摩挲与轻翻书面的微响,我听到春水,闻到夏木,抚到秋稞,看见冬雪……

  读书之乐,只一次,便惊艳了少年的心。细品诗书像细细地呷着春酿,那字字句句像酒精溶解在我的体内,在血液里奔腾,渗透入我的灵魂。

  天近晚,临别时,心中半是不舍,半是感激——幸秉资助,投以木桃,点亮了少年的文思与热爱。

  年岁流转至2020年,空气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

  疫情之下,一方小屏幕承载起“停课不停学”的重任。一天,我照常上着网课,爷爷嘶哑的嗓音在身后不经意响起:“孩子,这就是上网课吧?”我点头。他追忆起来:“现在国家的资助政策越来越全面了。我们那一辈,有多少人因为经济状况错失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孩子,好好上课吧,不要辜负了国家的厚望。切记,投我以木桃,投之以琼瑶。”

  诚然如此,国家资助育人润物无声。幸有资助,照耀我对学习的热爱与赤诚,它随岁月沉淀,自成一片汪洋;幸有资助,让疫情之下的万千学子求学无恙,向阳生长。

  读书,就像是编织未来细密的针脚,国家的资助政策则像游走其间的银针,刺破生活的阴霾,为学子们洒下和煦阳光。

  正如汪国真所说:“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清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资助政策仿若三月春阳,呵护着我们向阳生长。感恩资助,我们自当砥砺深耕,笃行致远,奔赴心之所向,方不负家国之资助,报家国以琼瑶。

  指导教师邓小建评语:本文行文流畅,刻画细腻,充满了对国家资助政策的感恩之情。